《哈姆雷特》教案 篇1
【文本解讀】
在莎士比亞筆下,哈姆萊特懷有高貴的理想,卻不得不面對人性墮落、良知泯滅的黑暗現實,并與之殊死抗爭。閱讀時,注意梳理哈姆萊特與現實之間的各種沖突,理解劇作家在這個人物身上寄寓的理想和對現實的深刻批判。
哈姆萊特被稱為“憂郁的王子”,他的內心充滿矛盾,常被深沉的無力感和幻滅感籠罩。閱讀時,要注意哈姆萊特言行舉止中表現出來的“憂郁”,嘗試分析他復雜的內心世界。
【素養目標】
1、了解莎士比亞,了解整部劇的基本劇情。
2、把握緊張激烈的戲劇情節,分析人物性格。
3、品味豐富多彩而又個性化的藝術語言。
【教學重難點】
分析人物內心沖突,探討人物心理與行為如何推動戲劇情節發展。
【教學方法】
角色扮演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句話我們都非常熟悉,說的是經典的藝術形象在被人接受的過程中具有多義性,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藝術形象進行再塑造。我們今天,就要學習莎士比亞筆下經典戲劇《哈姆萊特》的選段。通過學習感悟,來看看哈姆萊特在大家眼中會是怎樣的形象。
一、知人論世
1、了解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莎士比亞1564年出生于英國斯特拉特福鎮的一個商人家庭。莎士比亞勤奮好學,他接觸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并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這些都為他的戲劇創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他一生共寫了37個劇本、兩首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他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創作,代表作有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等,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