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得有多像機器人?
學生的兩點一線——從家至學校。上班族的兩點一線——從家至公司。如今,我們的生活已逐漸“機械化”,是日復一日的模式。大部分的學習和工作占據了我們的生活,從而導致我們的生活充斥著不如意。
而這一切,因“智能”時代的到來,而改變。
當你因為下班晚回家吃不上飯而苦惱時,手機即可控制的智能電飯煲悄然面世;當你還在擔心沒時間打掃時,掃地機器人讓你眼前一亮;游輪上酒吧里會調酒的機器人臂,代替了現實調酒師的存在……人們為之而欣喜而雀躍,人工智能解決了太多太多的煩惱。三十年前,當人們還在寫信、使用呼機的時候,“大哥大”手機的出現是多么令人震驚而又望塵莫及啊!又有誰會想到,如今的智能手機已經毫不罕見?更別提飛鴿傳書的那個時代了!十年前,蘋果公司發布初代iPhone。如今,它即將在11月份發布紀念版的全面屏手機。當我們還沉浸在“4G”網絡帶來的的便利中,“5G”技術已含苞待放……種種跡象表明,我們的生活已逐漸“智能化”。可是,對于韓國頂尖下棋選手與AlphaGo對戰的失敗,令我感嘆“二十年抵不過三天”;學生還在為高考而奮斗時,智能教育機器人走進考場,機器人以一分險勝。在我看來,蘋果公司總裁庫克對于人類失去自主思考能力的擔憂,不無道理。
像計算機一樣思考?你可不是二進制的。在計算機中,二進制通過某種方法可以表示字符,可以表示字母,甚至可以表示漢字。可它卻不能讓我們形成價值觀,引發我們的同情心,豐富我們的想象力。人和動物的區別,不過是在于人會陷入思考,而動物卻只會無盡的捕殺。而這思考的能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當你有了思考能力,你會正視自己的不足,改正它代替扭曲它,從而有了歌德筆下最大的幸福。當你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對不同的事物你會有不同的看法。而不是像計算機一樣一味地接受。當你有了想象力,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另一半的美。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因而積極向上,因而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