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庭的調查報告 篇1
為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區組成了由區、鄉兩級農經人員參加的26人的調查組。調查組從3月15日開始,歷時近1個月對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包括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各種協會、專業社、服務站(中心)、研究會等專業合作經濟組成中介服務組織和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但符合 民辦、民管、民受益 原則已成雛形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我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官辦的、也有民辦的。特別是近年來,圍繞我區四大基地建設,民辦的以協會、研究會建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運而生,主要分布于溫室大棚、紅棗、水果、養牛、養雞、釀醋、種植等產業當中,以民辦聯辦、自發半自發組建的 民辦、民管、民受益 組織已達22個,目前已有會員1767名,可帶動農戶33192戶,這些組織的發展,大力促進了我區四大基地的發展。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組織形成背景和發展現狀
從我們這次調查情況看,我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分為官辦、民辦、官民聯辦、企民聯辦四種形式。官辦的主要以在科協管理登記為主,這些組織主要是按農業服務體系,以農技、農經、畜牧、水產、林果、農機、水利、鄉鎮企業、科技服務等組織建立的行業協會組織,這些組織主要是依托區、鄉兩級服務部門,結合村級干部與技術能手,行業帶頭人建立的組織。這些組織的建立與發展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以來,這些組織在推動農村各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耕作技術、管理技術、品種改良、生產環節,到灌溉、施肥、防病治病、新技術推廣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