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機構改革會議講話 篇1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政策,部署開展鄉鎮機構改革和加大力度推進有條件的農村居民進城落戶工作,同時,向大家通報一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重大問題的情況。
一、審時度勢,加快全省奔小康進程
黨的xx大、xx大確立了到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全國的形勢怎么樣,全省的進程怎么樣,時刻都要有清醒的認識,我們最近考慮的重大民生政策也都由此而產生。下面,我分幾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是全國各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展情況。關于小康社會的評估標準,國家統計局曾先后制定過幾個指標體系,尤其是20xx年對原來的指標體系進行了修訂,目前這一新的指標體系包括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生活質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和資源環境等6個方面、23項具體指標,基本上可以對小康社會進程進行綜合衡量,是一個直觀的指標體系。根據這一指標體系,20xx年全國小康社會的進程是74.6%,比20xx年的72.7%提高了1.92個百分點。分區域情況來看,東部省份總體進程是83.5%,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已經達到90%以上,東北地區達到了77.6%,中部地區也達到了72.4%,而西部地區只有66.2%,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西部省份中,內蒙古、四川、重慶基本上是在70%至80%之間,高于西部平均水平。
二是陜西省小康社會進程差距在什么地方。經我們自己測算,陜西的小康社會進程為71.92%,國家公布的在69%左右,其差距主要是對社會保障人群數量的統計不一致。這幾年,除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障政策外,我省很多地方自費推進社會保障改革,由于在不斷推進,因此存在統計數據滯后的問題,總體來說,處于69%到71%之間,高于西部平均水平,但是比東部、中部、東北等地區還是有差距的。那么差距在什么地方?在20xx年的6項指標中,經濟發展程度是64.05%,比20xx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社會和諧程度是82.98%,提高0.73個百分點。生活質量實現程度74.32%,提高2.85個百分點。民主法制實現程度是89.95%,提高1.51個百分點。文化教育實現程度為66.51%,降低1.1個百分點。資源環境實現程度為63.1%,提高3.35個百分點。從6項指標來看,我們主要是在經濟發展、文化教育和資源環境等三個方面有差距,所包含的具體指標,其中人均GDP、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城鎮人口比重、居民人均收入、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文化產業占GDP比重、單位GDP能耗、常用耕地面積指數、環境質量指數等方面差距比較大。那么,到20xx年我們在西部能不能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呢?根據這幾年的情況看,仍有幾項指標有困難。一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標體系要求大于50%。二是城鄉居民收入的比例,全國是3.3∶1,我們是4.1∶1,而且還在逐年拉大,到20xx年指標體系要求小于2.8∶1,按通常做法是達不到的,必須采用超常措施來解決。三是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求大于5%,我省20xx年的統計結果為2%多一些。四是平均受教育年限,目前是8.42年,能否如期實現大于10.5年的要求,對我們這個教育大省也是一個挑戰。五是環境質量指數,指標要求達到100%,我們目前只有62%,任務十分艱巨。所以,按通常的情況來推測,僅僅采取常規的辦法來推進,到20xx年這些指標都是難以實現的,必須下決心用超常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