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自我評價 篇1
1. 看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否激發起來了。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奠基石,興趣就好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中所設計的唱英語歌曲,做英語游戲,講英語故事,表演英語課本短劇等都是激發興趣的一個良好的手段,評價英語課堂教學就是要看學生是否對學習英語有濃厚的興趣,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只有感興趣了,才會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
2.看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
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一定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選用一些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圖片和卡片及一些好的音像教學設備,盡量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生活的交際情景,盡量給學生多提供創設語言實踐的機會,例如:
Boys and girls, teams , groups , pairs 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興趣參與和實踐。在活動中主動思維,在活動中大膽創新,使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3.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學得和習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的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上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求知欲望強,探索學習興趣濃。教師應教會他們查字典,使用學習工具書的方法,培養自己閱讀英語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己選擇學習內容,學會自己找出重點,難點,學會自己用英語提問題,學會自我調控,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