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報告 篇1
一、農村中學教科研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大題小做,小題大做是關鍵。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來自實踐,基層學校有豐厚的教育教學土壤,一線教師最寶貴的教科研資源就是教育教學實踐,因而在選題上宜小不宜大,把科研這一大概念化為一個個具體而微小的課題進行研究,即大題小做。如我校數學組承擔的中國教育學會科研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意法教育研究》之子課題《高中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反思研究》;把小課題做好、做深、做透,即小題大做,如歷史組的《學案在農村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等。
2、應選擇合適的課題。要避免去申報和承擔一些遠離教學實際的“科研課題”,拼湊所謂有理論深度的“研究論文”,造成了理論與實際的脫節、科研與教學的錯位。要關注校本課題研究,因為教育科研的價值和生命,在于解決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困難,讓研究更直接地為學校個性管理服務。如針對住外寄宿生多的現狀,我校在管理中融入了“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德育網絡構建的研究;又如在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我校做了“分階段德育目標”研究,這些都取得了實際的管理成效。
3、閱讀,與經典同行。科學研究是需要以一定的知識含量為背景,以一定的理論涵養為底蘊的。農村中學年輕教師多,有工作激情固然可貴,但由于知識和理論不足,使得在開展教科研時往往捉襟見肘,感到困難重重……為此,教科研首先必須從學習積累開始。要鼓勵教師讀書、讀書、多讀書,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好書奇文可以“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唐文治認為:“吾國經書,不獨可以團結民心,且可以涵養民性,和平民氣,啟發民智。”因為一個深刻的思想一定來源于豐富的積累,認識的提升本身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讀書就是與大師和教育專家對話,又像是一次精神的修行,通過讀書活動更新理念,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我們倡導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這樣能使教師經歷“學習—思考—研究—內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