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最喜歡的中秋節到來了。
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中秋習俗,而且各有特色,廣東人最喜歡掛燈籠,在廣州、香港等地方會點孔明燈,另外還有兒童手提各種各樣的彩燈,在月下游嬉玩賞。很多地方會舉行詩詞大賽、猜燈謎等活動,晚上一家人會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賞月,桌上會放柚子、柿子、蘋果、香蕉、葡萄等等水果,當然月餅也一定要有的,因為月餅是圓的,代表團圓的意思。
中秋夜晚,我們家和阿姨家相約去虎門公園賞花燈。進入大門就看見一排排的紅燈籠,好像許許多多的紅太陽掛在空中。公園里人山人海,“海”里有星星點點的燈光,一閃一閃的,如同無邊的星空,那燈光是小孩子們手里提的小燈籠,燈籠的顏色五光十色,形狀各異,有的是蓮花形的,有的是氣球狀的,有的是仙女棒,有的是旋轉的,有的可以發出聲音,還有的會跳舞。表姐手里提著漂亮的花燈,燈上畫著一個圓圓的月亮,月亮旁有一些云霧,淡淡的,天空還有星星點嵚著。看著這幅圖畫,在我的腦海里將它“動”了起來,聯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公園的草地上圍著一群人,時不時傳來歡笑聲和熱烈的掌聲,我和表姐手拉著手連忙跑去看個究竟,哦!原來他們在猜燈謎,我最喜歡猜燈謎了!我看到有一個燈謎是這樣寫的:父親一點到橋頭。(打一個字)很多人在猜,是“爺”字?是“爸”字?我跟表姐討論了一下,應該是“校”字,于是我跟主持人說:“是‘學校’的‘校’字。”主持人微笑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