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對廉潔的崇尚一直在我們的生活、文化和傳統中延續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說的是蓮花的高潔;“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描述的是清泉的潔凈;“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告訴我們青松的堅強。這些千古名句,以物喻人,都是要告訴我們做人要做有骨氣的人,做一身正氣、潔身自好、堂堂正正的人。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就是廉潔從政的榜樣。他工作勞苦,生活儉樸,每餐只吃一葷一素,而且這頓吃剩的飯還要留到下一頓吃,從不浪費一米一菜。周總理常說“我們領導干部應該知足常樂。要使艱苦樸素的風格成為我們的美德,更應該以人民疾苦為憂,為祖國的前途著想。”看,我們的周總理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用他的高尚品質影響帶動著身邊的人。今天,“廉潔”這個詞走進了我們校園。廉潔文化教育進入校園后,我們逐步理解了廉潔教育的意義,認識到廉潔必須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如果你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一下,不難發現,如今社會上有些不廉潔的行為在沖擊著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學生。如有的同學的父母是當領導的,上學、放學時,就叫父母的司機開車到校門口接送;過生日時,擺上十來桌請同學吃上一頓,對同學送來的禮物還按價值的貴重排隊;怕別人趕上自己的成績,不愿意幫助同學解答疑問,甚至還冷言譏諷別人……同時,校園中還有鋪張浪費的現象存在,如:一、飲食浪費。午飯后,常常能見到桶中剩余大量的飯菜,有的學生還常常到小攤上購買零食等。二、衣著浪費。有的學生因為家庭條件的優越,產生了攀比心理,要穿新衣,要買名牌,舊點的衣物就拒絕穿。三、水電浪費。有些班級的學生不能做到節約水電。如明明太陽升得老高,或是學生都去操場上上課了,教室里仍然電燈開得通明;打開水龍頭洗了手,就讓水龍頭成了長流水……這樣的浪費實在令人擔憂。中國自古就有勤儉節約的美德,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只有擁有節儉意識,才能不斷完善和升華人格,將來成為一個廉潔純粹的好公民。時間:2025-04-05
廉潔教案專題:為大家提供關于廉潔教案的文章,以幫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內容。希望豐富的資訊能幫助您快速地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決您遇到的問題。
國旗下講話:廉潔文化進校園
廉潔文化進校園 同學們、老師們:星期一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廉潔文化進校園”。剛開始聽說“廉潔”兩字,同學們一定認為這是大人的事。在上個星期“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周里,我們學校以“廉潔”為主題的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掀起了高潮。活動形式多樣,活動主題鮮明,有的唱廉潔童謠,有的講廉潔故事,有的舉行“以廉為本,誠信做人”的主題隊會……特別是五年級舉行的以“廉潔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六年級的以“廉潔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繪畫、漫畫比賽,學校歌詠隊正在傳唱老師自編自創的廉潔歌曲,都得到了校領導的好評。今天我們再談“廉潔”,大家都知道廉潔不僅僅是大人的事,也是我們同學們的事,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我們同學從小就要懂廉潔,講廉潔。廉潔就是責任、節儉、自律、奉獻、知恥、誠實、惜物、不昧金、不攀比。自古以來,我們祖國幾千年來的歷史上記載著許許多多的有關廉潔的故事,傳揚著許許多多講廉潔的偉人。像:老一輩革命領袖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等,東漢時期南陽太守羊續、北宋的包青天包拯、唐朝的著名詩人白居易、明朝的愛國英雄于謙等等,真是舉不勝舉,這些名字我們都耳熟能詳。
“廉潔正氣伴我行”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目標: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展示他們的才藝,深刻理解廉潔文化的內涵,讓學生受到公正高尚、清白做人的人格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
活動內容:
1、三句半
2、女生小組唱《八月桂花遍地開》
3、廉潔小故事
4、電子琴獨奏《小卡農曲》
5、小品《惡習的后果》
6、配樂詩朗誦《周總理》
7、廉潔格言知多少
8、男生小組唱《咱當兵的人》
9、二胡雙人奏《風陽花鼓》
10、班朗誦《正氣歌》
11、學生如何踐行廉潔正氣
12、舞蹈《說愛你》
13、笛子獨奏《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4、大合唱《歌唱祖國》
活動過程:
男: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大國。
女:廉潔奉獻是從古至今傳誦的美德。
男:細數從古至今的英賢志士,古有勤政治國的劉羅鍋,為政清廉的海瑞,秉公執法的包青天。
女:今有為民鞠躬盡瘁的好總理周恩來,勤政奉公的好公仆焦裕祿,在雪域永鑄忠魂的孔繁森,更有當代巾幗英雄任長霞。
合:水清見重影,心清知德行,凝廉潔之風,鑄中華之魂。請聽三句半《清廉頌》。
以上便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廉潔教案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需要更多資訊,歡迎繼續瀏覽下面推薦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