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小學美術第五冊教案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與人文、社會科技、學生活的聯系,找出了結合點。
2、注重基礎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學習領域,把握不同課型的特點。
3、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圖像世界,關注多視角的觀察要點。
4、挖掘、拓展教材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嶺南版小學美術教案第五冊完整版
5、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實施三維教學目標,注意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特點。
6、靈活設計評價要點,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學生情況發析:
1、三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2、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并有意識地在課余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流動人口,所以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掌握差異較大。
三、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嶺南版小學美術教案第五冊完整版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嶺南版小學美術第五冊教案美術課堂是較為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后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
4、注意滲透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
教學安排表: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周 準備課(認識美術課) 1
第二周 第一單元 漫步建筑世界嶺南版小學美術教案第五冊完整版
嶺南版小學美術教案第五冊完整版
嶺南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彩色字母娃娃
第二單元 點線色,你我他3、彩色字母娃娃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彩色字母娃娃2.能繪畫或剪出字母形狀。彩色字母娃娃3.能對字母進行“擬人化”的想象創造表現。教學要點:彩色字母娃娃1.重點: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擬人化”的字母進行裝飾。2.難點:運用對稱、均衡、夸張等手段表現字母。3.興趣點:“擬人化”的卡通字母、創作“擬人化”的卡通字母、用身體或手勢表現字母。4.觀察點:從身體、手勢的造型中感受字母特點、從藝術家的卡通字母中感受形式美。課前準備和課時:彩色字母娃娃1.彩色筆、油棒、剪刀和各種色紙。2.一課時教學過程:一、 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二、講授新課1. 課題:彩色字母娃娃1. 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最喜歡哪個字母?為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對稱、均衡、夸張、擬人等)(3)線條卡通字母與藝術家表現的字母各有什么美感?2. 教師講授新課:彩色字母娃娃3. 過程與方法:①在“身體或手勢字母”造型游戲中,培養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創造能力。5.學生想象與創作:① 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進行創作。② 用彩色筆繪畫創作。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三、小結評價目標:彩色字母娃娃1.有創意:2.擬人化:3.裝飾美:作業自評:①要求:能設計一個字母娃娃。②能運用對稱、均衡、夸張等手法表現字母娃娃。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
嶺南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畫家眼中的兒童
第一單元 兒童與卡通的故事1、畫家眼中的兒童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畫家眼中的兒童2.初步感受中國畫和油畫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產生的不同藝術風格。畫家眼中的兒童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內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畫家眼中的兒童教學要點:1.重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形與色”的感受和童年“美與趣”的回憶。2.難點:了解中國畫“線造型”與油畫“塊面組合”的藝術形式。畫家眼中的兒童3.興趣點:①激發童年群體游戲的回憶。②激發“親情、鄉情和熱愛生活之情。③表演畫中兒童的動作,激發觀察的興趣。④與同學一起共賞作品。4.觀察點:①作品中的“形與色”。②兒童的生活情趣。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2.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示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感受傳統繪畫與卡通形象不同的形式風格,陶冶審美情趣。二、講授新課畫家眼中的兒童1.課題:畫家眼中的兒童2.提問:選一幅你喜歡的作品,說說為什么喜歡?3.作品給你什么感覺?(愉快、熱鬧、天真、可愛、快樂、有趣、開心、親情、文靜、活波、優美)。4.找一找,作品中那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5.找一找,哪些地方是線造型,哪些地方是面造型?哪些地方是“塊面組合”式造型?說說中國畫與油畫有什么不同?說一說自己平凡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6.畫一畫:我的童年。用彩色筆繪畫創作。7.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畫面更能表現童年的趣事并有裝飾美?8.評一評:我的作品美在那里?同學作品美在哪里?三、小結評價目標:1.語言表達能力:畫家眼中的兒童2.審美能力:3.情感與態度:作業自評:①要求:畫出童年的一件趣事。②能運用夸張等手段。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
小學美術靜物素描的教案(通用5篇)
小學美術靜物素描的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較為復雜的人像比例、結構,提高對人物面部表情、頭部結構的認識,從而達到刻劃對象心理表情的高度,對日后進行創作有較好的幫助,并通過頭像的訓練,對事物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也是素描教學的較高級階段。
教學重點:
對人物頭部結構及人物神態的刻劃。
教學難點:
對人物頭部解剖結構的表現。
教學方法:
講授與實踐指導相結合,直觀與討論相結合。
教材:《素描》劉虹編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ISBN7—5621-1893-0
參考書目:
《現代素描肖像》孫建平著天津美術出版社ISBN7-5315-0323-5/.0323
《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學》喬治.伯里曼著廣西美術出版社
ISBN7-80674-065-1/.48
《素描基礎知識》郭紹剛著嶺南美術出版社8260.0718
《素描技法》馬玉如陳達青著人民美術出版社8027.7210
〈〈蘇聯列賓美術學院素描教程〉〉貝洛烏索夫.柯爾布.卡別依金著曹春生譯
ISBN7-5059-1262-3/.324
學時:6╳10
人物頭像素描
一、人物頭像素描的意義
1、人物是素描研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很多專業畫家研究的對象。我們可以從很多大師那里找到他們畫的人像素描,并可見其所具有的藝術質量,那些充滿魅力的人像素描大多是創作畫中的設計稿,但是卻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2、研究素描頭像的作畫技法應對有關藝術問題進行廣泛的思考和研究,使之在提高技法的同時對藝術的思維、觀點進行培養和錘煉。這樣有利于在繪畫成長的過程中發育健全。研究人像素描應該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練習程序。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通用17篇)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 篇1
教學目標:
1.回憶生活中一次難忘的經歷,感受事物的細節之美。
2.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學會用記憶畫的形式描繪一件難忘的事。
3.通過造型表現活動,形成將生活與創作相結合的美術實踐能力。
教材分析:
生活中總有一些難忘的片段,值得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將其表達出來。本課的教學旨在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難忘經歷,關注生活場景中的細節之美。
本課教材圍繞課題,選用了多種形式的欣賞范例。如:漆畫、版畫、兒童畫、漫畫等,意在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表現方法以及材料和工具。教材中的4幅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的漫畫作品,從多角度表現了同一個主題。漫畫的畫風簡潔,幽默風趣,人物形態豐富,敘事風格緊湊,為學生創作了形式和內容的借鑒。
教學重點:
刻畫最難忘的場景細節。
教學難點:
人物的動態表現。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思考什么樣的事最難忘,為什么難忘?常用的繪畫工具,假日生活照片。
(教師)美術工具一套,課件,范作,班集體活動的照片。
教學過程
1.活躍氣氛、趣味導課。
(1)提問:你最難忘的事是什么?(簡單地描述當時的場景。)
(2)情景表演:請一位或一組學生上臺大膽地表演一場難忘的情景。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描繪表演的情景,讓臺下同學充分感知肢體與表情的特征。
(3)師生共同點評討論,解決課程難點。
2.探究需要表現的主題。
出示課件“最難忘的一件事”。展示班集體活動記錄或播放班級活動視頻,師生討論確定最適合表現“難忘”的場景。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集錦(精選17篇)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集錦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并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
3、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教學評價建議
1、能否表現對稱的圖案。
2、能否用“先設計一個花樣再復制”的思路來設計對稱的圖案。
3、能否表現記憶中的色彩的'感覺。
4、如何引導學生在設計、應用領域學習。
5、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制定設計方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范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后討論:萬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余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并且圍繞一個中心點對稱。
2、發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制作其余五個“鏡子里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后讓深長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得精確,這并不重要,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