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案 篇1
施耐庵
【教學目標】
1分析林沖的性格特點,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過程。
2理解古典小說的特點,理清本文草蛇灰線的結構特點。
3理解本文的社會意義,學會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問題。
【教學難點】林沖性格的轉變
【教學重點】對小說的鑒賞和分析理解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段英雄傳奇故事。魯智深是因為拳打了鎮關西,楊志是因為失了生辰綱!那么林沖又是因為什么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林沖這一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板書)。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相關知識。
作品及作者介紹
小說小說在萌芽之初是相當不受重視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詩作詞,視小說者為末流!稘h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說“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造也?鬃釉弧m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可見小說當時的地位。即使是這樣,它還是以自己頑強的生命力不斷的生長完善著。六朝的志怪小說,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擬話本,元明的講史都是它發展演變的歷程,而到了明清的時候,古典小說達到了最高峰。以前多為文言短篇小說,明清時候,長篇得到長足的發展。中國的古典長篇小說都為章回體,每個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組要內容。
作者關于作者說法眾多,有的說是羅貫中,有的說是施耐安,有的說是施本羅編,還有的說是施作羅續。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嘆就持最后那個說法,所以他才腰斬水滸。但現在大多數人認為還是施作的。對于施我們現以有的資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1296─1370),錢塘(杭州)人,曾中元朝進士,在錢塘做過兩年官,因與當道不合,棄官閑居在蘇北故鄉。代表作《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