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面塑 篇1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1、顯性內容與目標:應知:對面塑藝術的初步了解,了解其變化多樣的特點。應會:嘗試運用粘、貼、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個自己喜歡的臉譜或者人物全身象。2、隱性內容與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面塑文化。(2)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4)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保護發揚傳統文化的意識。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了解面塑藝術的一些基本知識,掌握面塑的基本技法,學習用技法創造自己的作品。難點:各種方法的搭配靈活使用。三、教具、學具橡皮泥、面塑配備工具、牙簽、剪刀、小塊卡紙、面塑的圖片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工具攜帶情況,穩定學生情緒,準備上課。(二)導入 新課:1、教師出示面塑的玩具,請學生欣賞面塑作品。2、提出問題: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面人?3、出示課題(三)講授新課1、讓學生看書,請他們提出問題:你認為哪些地方是你需要學習的?2、針對學生問題共同分析。3、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4、演示一些學生不懂的制作方法。5、做到一定時間停下來開始請學生提出問題:關于面塑你還打算知道什么信息?6、示大師的作品,請同學分析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表現自己的作品的。(四)評價關于作品造型設計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種方法的靈活運用方面。拿不同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請學生關注身邊的傳統藝術,寫一份觀察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