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讀到第一段中“自從我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就經常把東西摔壞。這時候,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視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母親又悄悄地走進來,安慰我。她總是要說推我到北海看花”這一部分的時候,我體會到了文章中的著位母親無邊的寬容和愛。為了自己的兒子,她連自己親手養的花被摔毀了都不在乎,包容兒子的暴躁和冷言冷語,還不斷地安慰自己的兒子要重新拾回信心,好好生活下去。如果我是文章中的這位母親,我一定不知道該怎么做。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不少家庭的肚生子女都被視為家長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家長們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們,他們卻一點兒都感受不到,而且還時常對父母發脾氣,不聽從父母的教導。我也是這樣的人,平時一聽到媽媽叨叨嘮嘮地講大道理 ,就會覺得她很煩,但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不禁感到有些慚愧。媽媽這么叨嘮都是為了我的學習和生活,我應該聽從媽媽的教導,感謝媽媽對我的恩重如山。
“母親去了醫院以后,那竟是訣別。當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從這一段話中,我體會到了文中母親的愛是無私和偉大的。她直到最后一刻還掛念著自己的子女,這句話使我深深地感動了。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忽然發起高燒,媽媽知道后,便立刻帶我去醫院看病,那時侯正下著傾盆大雨,媽媽卻什么都不管,撐著雨傘背著我,焦急地向附近的醫院跑去。在路上,媽媽一直把雨傘側向我這邊,自己被淋濕了也不管,那種慈母的溫暖我一直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