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最新企業調研報告 篇1
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的根本原因何在?最近,筆者對xx省20家中小企業進行調查發現,除了難在訂單、管理等因素外,掣肘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難題是融資難、人才引進難、技術創新難。
融資難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調查中,有12家中小企業指出,目前中小企業貸款缺乏投資風險基金的支持,認為建立中小企業投資風險基金和有效的金融監管機制,暢通中小企業貸款渠道,降低貸款利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當務之急。有4家小型私營企業反映,由于缺少啟動資金,不得不將高科技項目和專利轉讓,無法擴大經營規模。有14家企業認為,目前我國稅收政策主要以所得稅優惠為主,流轉稅優惠較少,中小企業流轉稅負擔偏重。
人才引進難。由于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引進、培育和利用機制不完善,人才流失嚴重,一些大學生不愿到中小企業工作。許多企業表示,他們目前急需的是高素質的技術創新型人才,政府應在中小企業的人才引進政策方面給予積極的`扶持。
技術創新難。通過對20戶中小企業的調查發現,52%的中小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落后,主要還是以資金和勞動力的追加投入來實現經濟增長,造成了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解決上述難題,從稅收政策支持角度來講,一是實行有利于中小企業增加自有資金的優惠政策,以解決融資難問題。為增加中小企業內部積累,應放寬對其納稅人身份的認定標準,降低其所得稅稅率。出臺中小企業增加自有資金的稅收優惠措施,如通過優惠稅率引導企業向中小企業注資等。針對中小企業的外源融資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如對向中小企業貸款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擔保機構,給予稅收優惠。對于民間相互的投資、融資業務,予以減免稅政策,如3年免征營業稅、所得稅,以活躍民間借貸、融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