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認識人民幣購物實踐活動課。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鞏固人民幣面值的認識,并能運用已學的辨認方法進行遷移,自主探索,拓展認識50元和100元,讓學生對常用的人民幣有一個整體的、系統的認識。
2、通過分層次的購物活動,使學生能根據具體的購物情境,靈活、正確地選取人民幣進行簡單的購物付款活動,體會付款方法的靈活多樣性。
3、在取幣、付款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受到愛護人民幣的思想教育,培養合理使用和節約用錢的意識。
教學重點:在購物活動活動中,會根據問題情境,正確選取人民幣付款。 教學難點:在購物實踐運用中,準確、靈活地思維和計算。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每個學生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和一個學具袋(內裝商品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
師:星期天,玲玲陪媽媽到菜市場買菜,媽媽要買好多菜,咱們和玲玲一塊兒幫著媽媽付錢,好嗎?
1.復習小面值人民幣
出示:
1元
師:媽媽買青菜花了1元錢,可以怎樣付錢呢? 出示:
師:媽媽買了蘿卜花了1元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呢?2.認識大面值人民幣
出示:
師:媽媽買了1條魚,付給店家這樣兩張錢,你知道這條魚多少錢嗎? 出示:
帶領學生認識面值5元和10元的人民幣,讓學生結合課前實踐活動說一說對5元和10元人民幣的認識。
出示:
豬肉20元 雞肉50元 螃蟹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