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教案 篇1
1、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狀的變化進行景物描寫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了解作者通過對日出景象的描繪所表達的獨特感受和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日出的象征意義。
[新課講解]
一、課文導讀
(一)文題詮釋
《日出》,大自然的壯美莫過于日出了,當一輪嶄新的太陽沖破黑色的束縛,噴薄而出,把光明灑向人間,無不引起人們對它的贊美。本文以“日出”為題,表明了本文所描寫的對象,揭示了作者歌頌自然,禮贊新生活的主旨。
(二)謀篇立意
本文選取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角度——描繪作者從國外出訪回來,在萬仞高空的飛機上目睹的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但作者并未直接寫飛機上觀日出,而是為寫飛機上觀日出蓄足了勢,接下來,作者細致地描繪了日出時的瑰麗景象。并將“光彩奪目的黎明”與“新中國瑰麗的景象”相比擬,以一幅氣勢磅礴、雄奇壯闊的日出圖,謳歌新生的、光明的社會主義祖國。
(三)層次劃分
全文共10個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寫自己從書上了解到的看日出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寫自己兩次錯過觀日出。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詳細描繪在飛機上所觀日出的景象。
(四)結構圖解
①海涅高峰看日出。
<一>從書上所知向往
②屠格涅夫原野看日出。
①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二>兩次錯過看日出惋惜
②黃山的獅子林
<三>歸國飛機上看日出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