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怎么寫 篇1
新的一天,新的開始。伴隨著清晨第一縷陽光,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團又迎來了第二個工作日。早飯過后,大家各自準備。按照原定活動計劃,今天上午,我們將訪問當地的禽類,畜類養殖戶,由我校的畜牧學專家劉顯軍副教授為他們做現場指導。
廖屯養殖基地是當地新建的雞類養殖基地,四周種植莊稼,地勢平坦,空氣清新,水源充足,幾位專家來到新建成不久的雞舍為養殖戶做現場指導,研究了包括籠子大小,水源供給,排糞排放等養雞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基本問題。隨同前往的還有遼寧教育電視臺的兩位記者。在這里,養雞場的負責人員給我們介紹了養雞場的規模,投資情況以及前景規劃。
走出養雞基地,我們又來到養殖戶張經理家,這是一家自主經營的養殖戶,前不久突如其來的禽流感疫情使這家養殖戶損失巨大,遼寧省委書記也曾經親自來到此地慰問。得知我們到來的消息,養殖戶張經理興高采烈的出來迎接并立刻帶領我們走進他家的養雞舍。正巧,今天恰是孵化的最后一天,我們親眼目睹了小雞破殼而出的過程。在教授和工作人員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小雞孵化的最好時間期限是二十一天半,這樣,孵出的小雞質量最高。隨后,我們又參觀了幾個雞舍。張經理對我們說:"這兩年我們靠養雞致富了,現在已經在沈陽買了房子!"聽到這些,我們看到了農民發家致富的希望,看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希望。
"下面有請沈陽農業大學畜牧學專家孫義和教授為我們做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孫教授開始了耐心地講解。從消毒殺菌講到了普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在講座現場我們為當地農戶現場發放了《新農業》雜志農業書籍,當地養殖戶也把他們在平時養殖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與我們作了交流,大家都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