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的調查報告 篇1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改善城鄉環境,建設生態家園
1、開展生態示范創建工作。從XX年開始,縣逐步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以生態示范為載體的創建工作,推進環境綜合整治。自去年以來,編制了覆蓋全縣13.15萬農村人口的59個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涉及整治項目資金1.6億元,爭取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資金50萬元。通過多年的創建,我縣已逐步實現了生態創建以點帶面的發展。
2、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在建設生態宜居和內涵方面,縣創新經營城市理念,圍繞建設“創業、宜居、平安、生態、幸!盀槟繕,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按照“三江六岸、山水特色”的生態型、現代化中等城市現代化城市,努力提高城市品位目標要求,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目前正在實施的百里綠色長廊項目和月亮灣建設項目是推進創特色、鑄品牌、成“一極”,建設“風景獨好”新的重要舉措。以百里“綠色長廊”建設為主線,與全縣特別是兩岸的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通過“綠色長廊”建設,依托兩岸的生態資源,把沿線的一產、二產和三產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發展沿線的休閑觀光農業、建設特色工業基地、進行鎮和村莊整治、建設國家濕地公園等項目,使百里綠色長廊沿線成為我縣紅色旅游、休閑旅游、生態旅游的基地。在建設過程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在調研、謀劃、爭資爭項、規劃設計等工作中,提出了很多高屋建瓴的工作理念、思路以及措施辦法,百里綠色生態長廊工程建設指揮部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各成員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支持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將不斷提高城市品位,人居環境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