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設想
在學習時,要注意學習文章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體會
文章中濃厚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脈絡分明、記敘有序的寫作特點。在教學上,要引導學生
多朗讀,多感悟,多討論。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周星期三)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背誦《贈從弟》
二、釋題及寫作背景
1.學生速讀課文注釋①,了解文章的出處及藤野先生。
2.介紹寫作背景:這篇散文記敘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
寫作年代則是在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魯迅到日本求學,本想
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臺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
中國人看日本人槍斃給俄國人做偵探的中國人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的刺激。從此,他棄
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斗,從而喚起國民的覺醒。魯迅作此文時,正當“三·
一八"慘案發生之后,魯迅積極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行動,與反動軍閥以及反動文人進行英
勇斗爭,用戰斗的文章來抨擊“正人君子”的迫害,抒發自己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歌頌
沒有民族偏見、正直、熱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學生默讀課文,疏通有關閱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