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我的長征,小編的觀后感是一腔熱血沸騰了,紅軍不畏艱辛的精神,永存啊。那么觀眾的觀后感又是什么呢,一起來看看。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電影我的長征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電影我的長征觀后感篇一
十一月十七日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六年級學生,觀看了電影《我的長征》,我的心中感慨萬千,九十多分鐘的一場電影好似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劇情是這樣的。
十五歲的紅軍小戰士王瑞全家八口人,四個人被敵軍打死,剩下的四個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我們的軍隊死傷無數。他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痛,但是父親和連長說過的一句話卻堅定著他的信念:“跟著走!”
湘江突圍的悲痛激發了王瑞和紅軍戰士們更加強烈的戰斗意志,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贏得了長征中的第一次大勝仗――婁山關大捷。
一天清晨,戰士們被緊急集合號驚醒。指導員對戰士們下達戰斗任務:反動派勾結白匪洗劫了紅軍的野戰醫院,立刻出發解救。突發的事件把王瑞嚇呆了,他的姐姐就是野戰醫院的護士。
姐姐犧牲了。王瑞在長征路上失去了第二個親人。
紅軍需要渡過天險大渡河,三條小船無法渡過千軍萬馬。王瑞所在部隊奉命沿江而下,搶奪距安順場渡口三百二十里的瀘定橋,只有這樣,紅軍才能通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晚上,下著大雨,懸崖下的羊腸小道,道路泥濘難行,紅軍戰士餓著肚子強行前進,因為對岸就是去增援的敵人,如果讓增援的敵人搶了先,后果不堪設想。好在雨越下越大,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而紅軍戰士們憑著頑強的毅力,仍舊冒雨、踩著泥濘前進。終于在次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敵人拋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