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家的變化
20xx年,我出生在奶奶鄉下的家,從那時到現在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我家的房子都是用磚砌瓦蓋建成的,墻壁到處是灰塵。上衛生間時感覺特別不方便,是建在住房外面,而且又臭又多蚊子。用水用電也很不方便,晚上睡覺時關燈還要下床,洗澡還需用水桶提水。房間也很簡陋,沙發都是木頭做的。每年春季時候,地下濕淋淋的,家具容易發霉。
現在,我家已經大變化。那是我剛上二年級時,爸爸帶我到興城興東路指著建筑工地說:“我家在這買了一套新房,馬上就可以搬進去”。果然,我家很快就住進了新房,里面的墻壁雪白雪白的,地上還是木板磚,上衛生間再也不用跑出屋外,而且無臭無蚊子,晚上在床上伸手就能關燈。家里還買了熱水器,洗澡很方便;還買了一臺電腦,經常可在那里學習玩游戲;還買了一臺32英寸的液晶彩電,很清晰;還買了一套皮沙發,坐在上面舒服地看電視。自從有了這個家,我感到太幸福了。
我家發生的變化,都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成果,當然也離不開爸爸、媽媽辛勤的勞動結果。祝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祝我的家庭越來越幸福。
篇二: 我家的變化
1995年至20xx年,我家的變化可大了。在我記憶中:搬家前,房子的面積是57平方米,家里只有一張普普通通的大床、一臺14英寸的小電視。睡覺時,3個人擠在一張床上,但也沒有多少錢再買一張,況且,也沒地方放;一家三口在一張小圓桌上吃飯,太小了,這個放不開腿,那個伸不開胳膊;看電視的時候,我們三個看的頻道不同,不知聽誰的,哎,真沒辦法,有時候頻道還不清楚,還是沒辦法。這臺電視機只有30個臺; 媽媽上班騎自行車,回家后說累,我看著人家還有摩托車,很眼饞;媽媽洗衣服很不方便,有時搓的手都通紅,但又不能不洗,媽媽的手,常常凍裂。爸爸媽媽平均每月的工資不足一千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