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理教學設計 篇1
物理教學設計是指:為了實現一定教學目標,依據物理課程內容主題、學生特征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為學生策劃學習資源和學習活動的過程。教學設計與備課是有明顯區別的,備課主要是基于教師的經驗,側重于計劃自己在課堂上“講什么”和“如何講”,而教學設計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而設計的解決教與學問題的一套系統化程序。
附件1:中學物理教學設計評比標準(試行)
要素
內容
權重
體現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
課題的三維教學目標的確定和落實,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現代教學媒體的恰當運用,新的評價方法和理念的體現,等等
35
符合設計規范
運用教學設計模式和操作規范設計方案,體現物理教學特點,所設計的教學過程及其依據表述清晰
25
原創與特色
對物理問題的處理、教學過程、情境的創設等有原創性的設計
20
實踐中可行
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對教學實踐有較大的實用價值。設計的方案有教學實踐的檢驗,有教學反思,反思中表明本設計的特色或亮點
20
總分
100
附件2:教學設計方案的規范(供參考)
要素
內容
學習任務分析
根據學習任務分析的理論,分析學習任務的類型和結構層次,并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學習者分析
主要分析學習準備狀態(包括已有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態度)、學習風格、學習動機和焦慮等。
教學目標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