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報告范文 篇1
班組先進個人事跡
他是馮建國,是機修四班的班組長。自1979年踏入滬東廠以來,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已默默無聞地在機修崗位上為公司奉獻了33個春秋。特別是自他擔任班組長以來,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任務以外,關心班組職工、培養班組新人、塑造班組文化、營造班組氛圍,帶領所在班組向著“學習型、技能型、創新型、管理型、效益型、和諧型”六型先進班組一步步靠攏。
走哪帶哪,重視新進員工的技能培訓
“歷覽古今興衰事,成敗得失在人才”。加強員工的技能培訓,增強員工的業務經驗,是員工個人發展的必須,更是企業發展的必須。然而,面對客觀的制約因素,對機修班組來說,加強新進員工的技能培訓談何容易。受船舶制造業經濟形勢低迷的影響,公司本年度的訂單量與往年比較相差甚遠,相應的加工生產力度隨之下滑,機床的磨損消耗率也隨之降低。生產故障少了,新員工現場培訓的案例也就少了。面對眼前的客觀問題,他秉持“有條件,要克服;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克服”的工作態度。“走哪帶哪”就是他的“法寶”,無論是平時的車間巡檢,還是日常的一、二級機床保養,他總把新員工帶在身邊。在新設備的安裝調試過程中,他總是在完成日常維修任務的前提下,帶著新員工認真觀察新設備的安裝。他說,安裝的過程中多看多記,對將來的維修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每當有機床出現故障的時候,他總是帶著新員工趕赴現場,他不愿錯過任何一個“現場施教”的機會。從故障機床的“癥狀”表現到故障的原因分析,再到故障的解決方案,每一個步驟,他都耐心講解。由于班組里有個別新員工是外地人,他總是先用上海話講解,再用普通話講解一遍。他說“講了五十幾年的上海話,猛地再講國語還蠻拗口的”。“付出終有回報”,在他的培養下,新來的小馬在解決普通常見故障問題上已能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