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反思范文800字 篇1
內容摘要:眾所周知,說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說能促進聽、說能力,也能提高寫作能力。可見口頭表達能力在四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傳統教育下的很多學生,他能讀會寫,但到生活實際中來,就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能說會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關注的問題。
交際是語言教學的本質,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交流。語言學家湯姆斯(d.hymes)認為:語言能力不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語法句子的能力,還應包括能否恰當地使用語言的能力,而說話是語言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交際的重要手段。小學英語教師應做到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時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動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說話氛圍,激發說話欲望
英語對小學生而言是新鮮事物,小學生都是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師在起步階段注意引導,努力創造說話氛圍,消除學生怕說錯,怕說不好的顧慮,保護好他們的說話欲望,那么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我們就邁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給他們上第一課時,我不忙著上新課,也不向他們講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而是向學生出示了許多生活中的英語:chocolate(巧克力)、cd(光碟)、jeep(吉普車)、wc(廁所)、sofa(沙發)---學生積極舉手發言,體驗成功感,沒想到自己沒學過英語,居然還會說不少的英語單詞了。讓他們感覺學英語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從而增強了他們說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激發了他們說英語的興趣。針對一些最基本的日常用語,我編了這樣一首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