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黃山奇松》說課稿 篇1
基本信息
課題
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黃山奇松》
作者及工作單位
三亞市第七小學 黃菊
教材分析
《黃山奇松》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一組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黃山奇松》是本單元的首篇,在本單元中起著提綱挈領、舉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贊嘆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于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每個自然段可以獨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松情有獨鐘。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松的動人姿態。寫出了它們的“奇”,是全文的重點段。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美。全文結構上,按“總分結合,點面結合”的方式謀篇,是一篇陶冶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語言素養的好教材。本課計劃安排二課時來完成,其中第一課時著重讀準讀通,掃除障礙,整體感知。第二課時精讀品悟第二自然段,積累內化“精妙”的語言,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發揮充分的想象。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都沒有去過黃山,而他們對于黃山奇松的探知欲是十分濃厚的,極為有限的課本文字、插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注意力難以集中。而多媒體課件能給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