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預備黨員思想匯報范文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我們黨中央一直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在我看來構建一種和諧的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有極大的幫助。和諧文化是和諧社會的靈魂和隱性結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底蘊。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們總是力圖構建一種和諧的文化,以便從人們的內心深處給出一種價值標準,使這種標準內化為一種強大的自省力和約束力,在人們依據這種標準做出某種行為的時候,能夠"發而皆中節",保持社會的和諧狀態。創建和諧文化作為治國安邦的基本理念和方略,對于中國社會的發展,對于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都具有深刻的意義。
它為我們考察和構建社會體制及文化形態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哲學理念、新的實踐邏輯,為我們實現科學發展、造福人民、推進文明提供了新的理論方向和思想動力。和諧文化的內涵和價值以及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值得我們從哲學的思維方式和實踐邏輯的深刻層面加以把握和理解。
首先,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文化哲學。作為文化哲學,它研究人們精神生活的一般規律和根本規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需要"和諧哲學",強調各種積極的力量各盡所能,各得其所,互動互補,同心協力,為振興共同的事業而奮斗。和諧哲學是與改革、發展、穩定相適應的哲學,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使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哲學。所以,和諧文化的形成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廣闊的文化背景,深度和廣度上的價值重建和文化轉型,激蕩著和諧文化產生強健的凝聚力,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作用。 其次,和諧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文化能力。文化的作用在于化入人心,日漸滲透,成為人們修煉素質和習慣的指引。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思想、觀念、行為等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樣化。在多元化與多樣化的選擇中,東方與西方、文明與沖突、高雅與通俗、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等現象造成了中國文化的繁榮與浮躁并存,斑斕與喧囂同行。我們面對多樣性,應積極有效地引導多樣性的和諧,妥善處理復雜的矛盾和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