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篇1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畜禽糞肥是農業生產寶貴的肥料資源,為農作物提供豐富的有機養分。但是,目前由于制度層面缺乏必要規范和扶持引導,導致大量畜禽糞便等廢棄物沒有得到科學處理和合理利用,隨意排放,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環境。針對這一問題,《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采取“疏堵結合”立法思路,通過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減少畜禽養殖廢棄物隨意排放,從根本上破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難題。
一是以疏為主,扶持引導綜合利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不能照搬照抄工業污染治理的思路,要充分考慮畜禽養殖行業及其廢棄物的特殊性。一方面,養殖行業利潤不高,如果按照治理工業污染的要求對畜禽養殖糞便、污水等實施處理后達標排放,其高昂的成本是養殖業難以承受的`;另一方面,畜禽糞便等廢棄物具有資源屬性,可以用來制造有機肥、制取沼氣、發電等,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特別是當前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的發展勢頭良好、可再生能源開發不斷擴大的形勢下,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大有潛力可挖。為此,條例明確規定國家支持和鼓勵糞肥還田、制取沼氣、發電、制造有機肥等綜合利用方式,鼓勵和支持采取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方式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促進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就地就近利用。條例專章規定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勵措施:明確對沼氣、制肥等綜合利用設施以及沼渣沼液輸送和施用、沼氣發電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予以鼓勵和支持。對廢棄物利用予以稅收優惠并享受農用電價格,對有機肥購買使用予以不低于化肥的補貼等優惠政策,利用廢棄物進行沼氣生產和發電的享受新能源優惠等。這些規定都將有利于促進畜禽糞便等廢棄物更多地流向綜合利用,從而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環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