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小財迷”,所以除夕晚上最開心的事莫過于收壓歲錢啦!這可是我一年中“賬簿”收入增長最快的時刻。
果不其然,一吃完團圓飯,爺爺奶奶、伯伯伯母、爸爸媽媽等長輩們照例開始發(fā)壓歲錢。伴隨著親人的祝福,雙手接著一個又一個鼓鼓的紅包,我的心里跟那噼里啪啦的爆竹一樣“炸開了花”,要多開心就有多開心。
這還沒到正月初一,我的口袋已經(jīng)被十來個紅包給塞得滿滿的。今年的壓歲錢是照舊壓在枕頭底下,陪睡幾天,然后交給“財務主管”——老媽存在銀行里,還是做些什么呢?我一邊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邊思索著。
忽然,我想到了以前在書上看到的有關壓歲錢的傳說。其實壓歲錢最早是叫“壓祟錢”,是為了嚇跑“祟”這個在大年三十晚上出來害人的小妖。后來,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就稱之為“壓歲錢”了。
“呵,有了!”我靈機一動,我可以利用“祟”“歲”的諧音,讓到手的壓歲錢玩一回穿越。
我把這些紅包一變二,自己留的那份索性還原為“壓祟錢”,因為這是長輩們在祝福我健健康康、平安成長。而另一份我要還給長輩們,給他們也發(fā)一回“壓歲錢”,祝福他們青春永駐、健康長壽。
心動不如行動。我開始改裝所有紅包,每個長輩的紅包我都只收100元,而其他錢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紅包袋里。然后我又依照每一位長輩的特點,寫了一句祝福語,一并裝進去,祝福他們鼠年旺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