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考評自我評價2025 篇1
1、開拓創新的精神不強。雖然,過去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做得也不錯,但基本上屬于被動類型的,只是把醫務工作當作一個職業,而沒有把它當成一個事業去努力,缺乏積極主動性。遇到問題沒有針對實際情況,主動地去尋出路,想辦法,解難題,只是單純依賴上級,因此,工作上還沒有大的起色。
2、業務知識不夠鉆研。表現在:對待工作有時不夠主動、積極,只滿足于完成本職工作和上級領導交給的任務,在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學習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做到學以致用。在工作中遇到繁瑣、復雜的事情,有時會采取逃避的方法,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尋找對策,而是等待辦法自己出現,缺乏一種刻苦鉆研的精神。
3、在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有時不夠耐心細致,沒有做到視病人如家人,態度有時比較粗暴,或在病人面前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也比較生硬。
醫德考評自我評價2025 篇2
誠然,醫院的基本職責和業務工作就是救死扶傷,為人治病,靠醫技低劣的“庸醫”是辦不好醫院的;醫院的發展也要靠取得經濟效益,長期虧損的醫院將無法生存。因此,激勵醫務人員刻苦鉆研業務,提高醫技水平,合理合法增加經濟效益是完全必要的。事實上,這在目前各醫院的激勵機制中普遍得到了重視,還作了相應的量化。我們提倡的“優化”,并不是要去掉這些激勵內容,而是要增加醫德、醫風方面的內容,提高其在激勵機制中的地位與分量。
醫德醫風方面的內容非常廣泛。要確立優化激勵的內容并不難。關鍵的問題在于如何實現公平、公正。而公平、公正的實現,需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辦法。綜合目前一些醫院的做法,實行量化考核加綜合考評再加公眾參與的辦法,比較切實可行。首先,對能夠量化的內容要盡量量化,便于操作。其次,實行醫德考評制度,是加強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治本措施,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文明醫院的有效手段,是優化激勵機制的重要之舉。第三,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是與激勵機制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既要有醫院領導和員工的監督,更要有社會公眾監督與媒體的輿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