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個幼兒園老師的血淚史》,我思緒萬千,想了許多……
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被稱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但老師的工作特別是幼師工作,其中的苦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的。因此,一個幼師寫了個“血淚史”,來釋放一下自身的壓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壓抑釋放之后,繼續用“血淚史”那樣的想法去對待工作,就是錯誤的了,那就只能是越做越累、越做越煩了。其實,幼師工作的“累”,表面上看是壞事,但換個角度,也未必就是壞事,因為身處幼教一線,自然就掌握著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心里有孩子,心里愛孩子,心里想著孩子的發展,就一定能成為能上出好課的名師,要學習雷鋒那種“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精神,迅速讓自己成長起來,讓自己專業起來,讓自己強大起來,用向日葵的力量,從孩子出發,向著陽光明媚的地方行進,愉快地享受工作和生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基礎教育,是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但其重要性在當前社會中被低估,主要是因為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法律地位還不明確,管理體制和投入體制還不順暢,造成的當前幼教工作的勞動強度較大、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較低的客觀事實,這個事實,恐怕短時間還無法改變。其實,不光幼師工作累,各行各業也都有自己的“累”,我們都羨慕公務員的工作,但不是也有很多身在基層的公務員,時常喊著“壓力山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