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聲音,會從已被黃沙掩埋的故紙堆中發出,雖然微弱,但不容侵犯。
——題記
秋,北平城依然籠罩在土木堡之變的陰云之下,巡查的士兵仰頭望望頭頂,被陰云遮蓋,完全的陰沉天空。不由得裹緊了自己的大衣,聽著城外枯枝上棲息的烏鴉,凄慘的叫聲,嘆了口氣,突然,遠處飄揚起漫天黃沙。瓦刺騎兵放肆的怪叫聲和馬蹄敲打在地面的聲音此起彼伏,鋒利的馬刀反射著刺目的寒光,懾人靈魂,本應該緊張的人們終于放下了一口氣,該來的終于來了。
此時,北平城內兵部尚書于謙大人陷入了沉思。
十幾年前,還是個愣頭青的他,奉命巡撫,山西河南,作為中國歷史上發展時間最久的地區之一,那里自古繁華經濟發達,作為巡撫御史,于謙自然有責任和能力在那里狠狠的敲詐百姓一筆,貪污腐敗自然會有,但于謙看到道旁本應在豐年,享受幸福和喜悅的百姓們,竟然衣不蔽體房屋破舊不堪,頭頂烈日烤炙,有些人卻只能在炎熱的天氣四處流竄。最終像狗一般倒在路邊兒,而周圍的百姓看到他的馬車時。眼神中的驚慌,絕望,無助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京之后,奸宦王振認定這名御史會給他帶來豐厚的禮,而他一定會將他們笑納,事與愿違,王振看到的是兩袖清風,禮如同巴掌般打了他一個耳光,王振憤怒地將于謙下獄,但不久迫于壓力,只能將于謙釋放,而于謙在牢中依然大罵王振。
十幾年后,“奪門之變”兵部尚書于謙被徐有貞以意欲的罪名殺害,而當抄家的人們來到他家時,他們看到的是家徒四壁,就算有個密室,里面放的也是他因保衛北平有功而被賞賜的一件錦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