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詩詞的誦讀技巧。
2、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
3、學習詩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復吟詠,感受詞的音律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美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學習煉字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感受詞的意境、情韻;學習詩中鋪陳的表現手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法指導:結合知識鏈接相關知識,反復誦讀,品味鑒賞詩歌,完成“A、B類”部分。C類問題可能不好解答,但也要仔細思考,寫出自己的思考結果,以備課上討論。
知識鏈接:
作者介紹
詞的有關知識
(1)詞的起源:詞產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廣為流傳,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得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
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曲詞”“歌詞”等。
(2)關于詞牌和標題:此的標題是次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次的主要內容;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為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段落叫“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風格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 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