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2.了解課文重點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段落。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品析句子。
教學難點:品詞品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小黑板,完成練習(反問句改陳述句)。
二.學習新課
。ㄒ唬.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讀第一段,出示學習任務: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借助工具書或和同學互助解決。2.用自己的話說說大娘為志愿軍做了哪三件事?和同桌交流后,在課文里做好旁注。3.用==畫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想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自學后匯報,師板:⑴給戰士洗補衣服 ⑵.冒炮火送打糕 ⑶.為救傷員失去小孫孫。
師:這部分中有個寫大娘冒炮火送打糕上前線的句子,請找出來,在表動作詞下畫△,把這幾個動作詞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理解:雪中送炭,用“雪中送炭”來說話,指導品讀句子。
學生匯報感動句,師點撥,重點指導品讀句子:①.難道你擔心我們會把您這位朝鮮阿媽妮忘懷?不,永遠不會!
這是個什么句?你能把它改為陳述句嗎?你打算怎么讀?
指名讀,評議,師點撥,試讀 ,齊讀。
、.八年來,您為我們花了多少心血,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
說體會 ,指名讀,評議,同桌讀,齊讀。
3.小結學法
剛才學習第一段時我們采用了(出示小黑板):一.默讀二.說(事)三.寫(旁注)四.找(句子)五.談(體會)六.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