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策劃書 篇1
一、活動背景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
——清 張維屏《新雷》①
當今,興教之風盛行,教育制度逐漸完善,教育資源相對充足。然而,東西部教育差距之大,也是不爭的事實。在西部,除少數地區外,教育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不但設施簡陋,而且師資嚴重不足,這是制約西部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師資不足,教育不興,西部發展就缺少根基。
僅看西部,城鄉教育也不可相提并論。農民知識水平相對低下,農村家庭教育極其落后,加上學校資源嚴重不足,社會教育風氣不佳,很多青少年問題頻頻出現,比如人際代溝,青少年違法犯罪等等,實在令人痛心。
大多數農民收入低,生活條件不好,不得不進城務工,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學校教育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是極其需要關注的群體,他們需要的不光是物質,還有知識,確切說是“新知”,是對他們現實生活的另樣解讀,是對大山之外世界的一種渴望。
關注留守兒童,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西部發展,是每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應該做的事情。若人人放眼西部卻又止于西行,終將難以解決問題。因此,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進入西部,進入農村,進入留守兒童群體當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切。
在各高等院校均組織學生參加西部支教活動的同時,我們卻還走這條路;憑著對家鄉真摯的情懷,我們攜手“一鄉人”,共同走這條路。我們索① 新雷:春天的第一個雷聲,象征春天的蒞臨。古人認為雷動生萬物。《易經·說卦》:“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爾雅義疏·釋天》引《說文》云:“雷,陰陽薄動,雷雨生物者也。”此詩題當取其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贊美,更重要的是抒發了對社會變革的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