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與法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了解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理解個人禮儀的作用和蘊含的道德意義,提高個人禮儀素養,自覺踐行禮儀規范。
教學準備
1.教師查閱有關個人禮儀方面的書籍、資料;收集有關個人禮儀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燈片。
2.學生預習課文并查閱收集與個人禮儀有關的資料;思考能夠展示中學生風采的個人禮儀規范,做好表演的準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
作為一名學生,許多人都經歷過人際交往中的尷尬,如著裝不當、舉止失禮、言語不當……事情雖小,但常常挫傷我們的自信心,影響我們的形象。如果在未來的生活、求職、工作中,這些尷尬依然與我們如影相隨,我們的命運會怎樣?
【教學過程】
活動一:禮儀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思考:看了這兩段材料,同學們有何認識?為什么國際奧委會要剝奪阿布拉哈米安的奧運會銅牌?三個鏡頭中的三位同學展現的各是什么形象?導致三位同學不同結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這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問題,并發表意見。
教師點撥:這些材料表達了個人禮儀的重要性。講究個人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流露,是我們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現。
板書:一、個人禮儀是我的一張名片
活動二:講究儀容儀表
平時我們接觸一個人,給我們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個人禮儀。講究個人禮儀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個人禮儀也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