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鐘》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2、學會查找資料,培養與同學合作學習的能力。
3、了解中國近代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結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明確任務
1、播放課件,展示香港美景。
2、導入: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那里有顆“東方之珠”,它就是(香港)。你能用一句話簡單介紹香港嗎?(香港是“購物天堂”,香港是“美食天地”……)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經歷了百年風雨,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回到祖國懷抱,這是中國人一雪前恥,揚眉吐氣的日子。今天,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十年前那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午夜,一起來感受香港回歸“最后一分鐘”的激動。(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明確任務:對于這樣帶星號的課文我們應該怎樣學習?(讀“導讀”,明確任務。)請同學們看電視屏幕,請一名同學為大家讀“導讀”明確任務。括號里的要求請同學們引起注意,希望大家在讀書時留下痕跡。下面請大家默讀課文,自學體會,再與小組同學交流感想、解決疑問。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三、結合資料,理解詩句
第一節詩
1、引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無數顆心都在期待著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到來,此時你將是怎樣的心情?從詩中那里體會到的?(學生抓住具體詞語,如“風雨歸程、越來越、叩問”等詞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急切、盼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