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演講稿(精選7篇)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1
時光如梭,轉眼澳門回歸祖國已有十年光景了,此時不免有些許的興奮,也勾起了自己很多塵封的回憶。
記得十年前的自己還上小學五年級呢!也就在這隆冬的時刻我們聽著那"你可知maco,不是我真姓···"熟悉的旋律,懷著一顆幼稚童心參加了一次全鄉的作文大賽,此時還清晰的記得那次作文的題目是《寫給澳門小朋友的一份信》。那場面有些讓人驚訝,因為在以前自己從未參加過任何大型的比賽。還清晰的記起那時我們來自不同學校的一百多人齊聚一起拿著手中的筆給澳門小朋友寫信的場景,鋼筆沙沙的在紙上不停的作響,除了寫字的聲音,再聽不到其他的聲音······懷著稚趣,懷著一份對澳門小朋友的企盼心情,我們盡情書寫著自己的心聲。記不清當時自己具體寫了些什么,但有一點還是可以記清楚的,我寫了“歡迎澳門的小朋友來到我們家鄉游玩,希望澳門的小朋友們給我們介紹一下澳門的美景等等······”
時光匆匆流過,距童年的記憶已有十年了,不覺感慨萬千,歲月蹉跎,又有何新的變化呢?十年前自己是一名小學生,如今快要結束學生時代了,不免心中多了些思緒,也多了莫名的壓力,前途是否一片光明,顯得一切都是未知數···
十年后的今天,我們似曾相識的一代人都已站在了時代的前端,正準備著或即將準備著踏入人生的又一個十年或幾十年。曾經的小孩,做事需要父母的一再叮囑,如今我們都已成了頂在前面的弄潮兒,或早或晚的創造著自己的人生,我們不再有哪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我們已被現實的殘酷所洗禮,生活變得是那么的清晰,不再有童年不切實際的幻想了。我們知道了用理性的頭腦思考問題,不再是盲目,不再是意氣用事。
過去的已塵封,成為永久的記憶。不必過分的回憶過去,我們需要的是展望未來,做好今天的自己,不必和別人比較什么,做到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我們不必傷心,為了看得見的未來,相信我們未來的路會在我們不懈努力下會變得平坦。
“任何困難是大不了的,只有奮斗才是最重要的!”
后天就是澳門回歸十周年了,在這祝愿澳門的明天更加繁榮昌盛!同時祝愿我們航行的路一帆風順!祝福自己,祝福朋友的明天更美好!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要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紀念日——澳門回歸祖國16周年紀念日。1999年12月20日,人們滿懷無限深情,唱起那首《七子之歌》,看著五星紅旗和澳門蓮花區旗,共同升起。澳門——這個在外漂泊了450年的游子,終于在這刻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澳門回歸祖國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我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澳門回歸祖國,是中國人民長期艱苦斗爭和奮發圖強的結果,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與驕傲,也是世界正義與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16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貫徹和落實“一國兩制”、“澳門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特區政府與廣大澳門市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同學們,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寬廣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倦鳥戀巢,落葉歸根。香港和澳門已經相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們衷心企盼祖國最后一個,在外漂泊的游子——中國臺灣,早日踏上歸途。中國臺灣的回歸更需要全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努力,需要我們這一代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才能有力量,沖破一切阻撓讓中國臺灣回家,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臺灣同胞回家。
在澳門回歸16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在國旗下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希望我們的國家早日實現完全統一。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這個星期天就是12月20日,這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的紀念日。澳門割讓,說明“國家落后就要挨打”,澳門回歸,昭示著“祖國強大才有尊嚴”。所以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愛國的話題,題目是“成才先成人,愛國先愛校”。
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南京市的一所小學轉來了一個黃頭發、藍眼睛的美國小學生。當星期一升旗的時候,他質問班主任老師,為什么不升美國的國旗?老師告訴他說,這是在中國,應當升中國的國旗!到了下一個星期一再舉行升國旗儀式的時候,這個美國小學生手上卻拿了一面美國的國旗,當同學們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他唱的也是美國的國歌。這位美國小學生強烈的愛國行為,深深地打動著在場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的心。大家對他的行為贊不絕口,這個故事當時在南京市也被傳為佳話。
同學們,一個身在異國他鄉的美國小學生,他是那樣執著地熱愛著自己的國家,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中國小朋友深思嗎?不值得我們武當路小學的每位同學深思嗎?我之所以要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同學們,愛國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愛國呢?作為學生,我們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自己的班集體。“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連自己的學校、自己的班集體這個“小家”都不愛的學生,又怎么可能愛祖國這個“大家庭”呢?所以,愛國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再給大家講第二個故事:
有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招聘一名部門經理,應聘者很多,其中還有許多畢業于名校的高學歷人才,可是,最后被公司選中的卻是一個學歷一般、其貌不揚的人,很多人不理解,就去問公司老板。老板說聘用他的原因是只有他帶來了與眾不同的“介紹信”:進門之前,他先在門口的墊子上蹭掉腳下的泥土,進辦公室后隨手關上門,說明他做事認真、仔細;他看到那個殘疾老人,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應聘時他先向大家問好,回答問題干脆果斷,說明他既懂禮貌又有魄力;其他人都從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書上邁過去,只有他彎下腰、撿起它并放回桌子……這些不是很好的介紹信嗎?把工作交給這樣的人不是很放心嗎?
同學們,一滴水就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文明修養。成才先成人,愛國先愛校,我們必須從大處著眼,千萬不能把一些不文明的言談舉止看作無關緊要的小事,因為它代表著一個人的.修養和品行,哪怕是撿起一張廢紙,擰緊一個水龍頭,向老師主動問好,扶起一個摔倒的同學,只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也是愛國。
同學們,愛國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都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向敬愛的周那樣,從小樹立為中華崛起而勤奮讀書的遠大志向,長大后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4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每當這首《七子之歌》響起時,我的思緒就會回到11年錢那個輝煌而自豪地夜晚。1999年12月20日,是開辟中國新紀元的一天。那一天,激情澎湃的宣告聲牽動著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那一天五星蓮花在夜空中冉冉升起,13億中國人的心跳連成同樣的律動。
讓我們穿越歷史的云煙,回到公元1553年。那一年,葡萄牙人用殘酷冰冷的槍炮搶占了總過南海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澳門。咫尺天涯愁風雨。從那以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都在熱烈期盼著,都在努力奮斗著,希望澳門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希望美麗的蓮花盛開在祖國的百花園中。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白色蓮花盡情綻放!今天,我們站在五星紅旗下,站在這片歷經風雨洗禮的土地上,帶著成功舉辦奧運盛會的自豪,踏著太空漫步走出的和平友誼之路,再次祝福澳門,祝賀你迎來了回歸祖國的11周年紀念。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歷史,勤奮學習,努力拼搏,培養技能,以更加昂揚向上的姿態,迎接中華民族新的明天!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紀念日澳門回歸祖國17周年紀念日。12月20日,人們滿懷無限深情,唱起那首《七子之歌》,看著五星紅旗和澳門蓮花區旗,共同升起。澳門這個在外漂泊了的游子,終于在這刻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澳門回歸祖國是繼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我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澳門回歸祖國,是中國人民長期艱苦斗爭和奮發圖強的結果,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與驕傲,也是世界正義與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貫徹和落實一國兩制、澳門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特區政府與廣大澳門市民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同學們,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寬廣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倦鳥戀巢,落葉歸根。香港和澳門已經相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我們衷心企盼祖國最后一個,在外漂泊的游子中國臺灣,早日踏上歸途。中國臺灣的回歸更需要全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努力,需要我們這一代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才能有力量,沖破一切阻撓讓中國臺灣回家,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臺灣同胞回家。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冬日氣息充盈的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放眼中國,心系澳門》。
1999年12月20日,一個舉國歡騰的日子,中國人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澳門回歸中國。隨著98年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散盡,澳門,這中國的金蓮花,也以華麗優雅的姿態將臨,成為新中國年輕的一部分。
或許隨著七子之歌的旋律,我們想到的不是澳門回歸的喜悅,而是中國國土被侵略的殘忍埋沒,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有痛苦,有歡笑,有悲憤,有淚水。盡管南京大屠殺的陰影于心中已經日漸晴朗,但澳門的歷史也不禁使我們百感交集。
澳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依據澳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續。四百多年來,中國人民曾經為收復澳門作過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斗爭。但是,由于清朝政府、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的軟弱、腐朽、愚昧,由于國家的分裂、政局的動蕩,由于中國的落后、封閉、貧弱,這些斗爭都失敗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最終結束了列強對中國的統治。建國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改革開放,使我國國力大增,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為香港和澳門的回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昔對比,明顯地反映出我國在兩個不同時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白鴿飛翔在天空之中,或象征著和平,或是中華民族進入新世紀的一大見證。謳歌我們的歷史,那扎根在中國大地上的金蓮花比比皆是;謳歌我們的歷史,中葡政權交接的情景仿佛還在我們眼前浮現;謳歌我們的歷史,多少時刻的繼往開來都是中國的勵煉。這千百年來的浩劫,填補了中國的歷史空白,或許我們想,如果沒有中國這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沒就有現在的,與其他國家齊名的美譽。
澳門的回歸,無疑是中華民族的一大驕傲,這其中的意義,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偉大的春天故事,也是我們不斷鞭策自己,勇往直前的一盞啟明燈。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澳門回歸演講稿 篇7
各位同學:
12月20日這一天,澳門在歷盡磨難之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讓我們每個人為之自豪的。
站在世紀的巔峰回首,百年滄桑,我們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就在半殖地年代,在我們國家的公園大門之上竟懸掛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牌子的年代,曾出現過這樣的一幕:一個鬧市區的大街上,一位黑頭發黃皮肢的大漢,氣勢高昂地走在一片藍眼睛白眼球叢中,胸前掛著一片未加任何修飾的木牌子,上面赫然閃耀著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我是中國人!”這時,有的藍眼睛斜目注視站向他說:“沒聽說過什么中國”,還有那個黃眼睛低垂著頭的中國人勸他不要在那兒說自己是中國人。這一幕的景象,讓每個中國人感到凄涼,但更覺得悲壯。那不甘屈辱、奮發圖強的志氣正是我中華民族歷經劫難、前仆后繼,生生不息的精神!那位漢子便是革命先烈吉鴻昌。中國教育總網文檔頻道整理像吉鴻昌這樣的革命烈士舉不勝舉。正是這些革命先烈用他們滿腔的熱血,冒著敵人的炮火,譜寫了無愧于中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義勇軍進行曲》,才使得我們今天的共和國國歌響遍神州,響在世界最高領獎臺上,響在世界人民的耳中,并使得那音符越來越高,那旋律越來越強!
親愛的同學們,歷史賦予我們這代人神圣的使命,去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強國。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啟超曾歡呼:“今日之世界全靠青年,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雄于世界則國雄于世界。”于是,我們今天的努力被賦予更深刻的含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世紀前當時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周恩來發自肺腑的吶喊,正是我們努力奮斗的含義所在。同學們,讓我們不負祖先、先輩的教誨,同心同德、自強不息、再接再厲,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永遠立于世界強國之列,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