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市場調查報告(精選4篇)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 篇1
一、前言:
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的產品“恩施玉露”作為恩施的三大名片之一,于196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在恩施屬于全國著名茶葉基地,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蒸汽殺青自動化生產線一條和擁有年產1500噸富硒綠茶精制生產線,但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又有鶴峰、利川、咸豐、宣恩等眾多市、縣品牌與之競爭、抗衡,使得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恩施玉露”于恩施州內銷售并不理想,為樹立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英雄形象;增加“恩施玉露”在州內銷量,并使“湖北省茶葉學會金獎產品”、“湖北省第三屆十大名茶”、“第七屆中茶杯一等獎”、“湖北第一歷史名茶”的名譽真正深入民心;我們做此次調查讓決策者更好的了解州內茶葉市場和對茶葉改進提供決策。
二、調查目的:
1、了解恩施玉露現行的市場占有率及營銷狀況;
2、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優劣勢和營銷手段;
3、確定“恩施玉露”在消費者中的地位。
三、調查方法:
1、走訪調查:小組成員擬定好調查提綱對消費者、經銷商、專賣店、茶樓高層管理進行;
2、問卷調查:對市內的主要消費和經營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均采用封閉試加當場訪問。調查問卷的分發在消費者休息地和茶館等地有目的的發放并現場收回,有效率99%以上;
3、觀察法:對大型超市的茶葉品種和價格作比較;
4、二手資料:對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的歷史或者經營管理的理念和廣大網民對產品的看法或者意見。
四、調查結果分析:
全部調查的結果由所有成員匯總后進行分析,調查問卷的分析是問卷統計后由小組分析。
走訪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調查小組分為8人并各自對商家或專賣店進行走訪,得出以下結果并做相關分析:
1、通過對市區內廣大市民走訪,他們為什么喝茶喜歡喝什么口味的茶時,許多三十到五十歲年齡階段的人士反映,他們喝茶是因為從小長在恩施的產茶地,喝茶成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白開水他們看到就感到“不對勁”他們有反映恩施玉露是中國為數極少的幾家保持蒸汽殺青自動化生產為主的產品,口味比較淡,然而恩施州內的他們大多喜歡口味較濃的炒青,喜歡清苦后的甘甜和回味。故這為不好銷售的原因之一;
2、當問到他們一般情況在什么地方購買茶葉并喜歡什么包裝時他們普遍反映:他們不需要走很遠并靠熟悉的朋友就可以進入基地自己購買,既便宜又方便而且質量保證很高,并且他們自己喝所以不需要包裝或者僅需要簡易包裝。所以當問及經銷商銷售情況時很多專賣店或者經銷商都反映,散茶銷售很好,且價格都在60-80元每一斤左右波動;
3、很多消費者認為包裝太貴無濟于事,自己喝又不是買包裝,像恩施玉露這種名貴的茶葉來說,只合適拿到外面去送禮。由此看來高檔定位很成功;
4、當問及經銷商對恩施玉露的看法或者有什么了解是他們說:恩施玉露在恩施州內的銷售量并不小,是因為恩施玉露在上游走的很好,且是恩施州的支柱產業茶葉之一的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的產品很多是政府訂購。所以沒有流入市區,所以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中下層沒有聲譽。這是因為恩施玉露定位為中高檔茶葉;
5、對問及許多經銷商在有節日或者重大假日事時是否有促銷策略或者活動是他們說:不管是銷售什么產品他們都只是都是順其自然,沒有任何銷售策略,都只是在店內坐售;但他們的都有一定的營業額是因為店內的鶴峰和宣恩等地的中下等茶葉銷售很好。
6、目前恩施州恩施玉露的競爭對手有利川、咸豐、鶴豐、宣恩等眾多品牌相爭,還有一些無名的散茶在市場上有很大的空間都被占盡了;
7、對茶樓的調查顯示茶樓的主打產品銷售量最大,但經過調查顯示沒有幾家茶樓主要經銷的是恩施玉露。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你喜歡喝茶嗎:100%喜歡
(本次調查在開始調查之前,調查員都會委婉的問對方是否喜歡喝茶或者對茶葉比較感興趣,否則就禮貌的結束訪問,所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在98%以上)
〈二〉您喜歡喝茶的原因是﹙多選﹚:23%綠色健康83%生活習
慣10%時尚15%修身養性47%解渴
(恩施作為茶葉生產基地大多人都是從小喝茶長大,所以喝茶成了他們的固定習慣,只有少數年輕人真正了解茶葉的'是綠色健康的飲料,但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有一個基本的目的解渴一舉多得,好多老年人注重茶的過程也就是茶藝,有的年輕人為時尚和應酬)
〈三〉您最喜歡的喝茶方式是:83%獨飲10%上茶館7%其它(大部分消費者都在家或者辦公室一個人品茶或者提神,有的和朋友或應酬就會到茶館里坐,單獨買回家的產品遠比在茶館里銷售的多。但是茶館銷售的一般都是中高檔產品,其價錢定位同樣的產品在市場上高出許多陪)
〈四〉您習慣在哪里購買茶葉:7%商場﹙店﹚67%茶葉批發市場7%特產專賣店
〈五〉您的消費價是(每500克):67% 100元以內13% 100—300元13% 300—500元7% 500元以上
(由四、五兩題得出恩施本地人喜歡在有熟人的地方購買,有很多時候就事實到生產基地去買,并且價格都在60-80元每500克左右波動)
〈六〉您購買茶葉主要考慮:7%品牌10%價格90%口味
(消費者大都注重口味,而忽視包裝,但包裝卻在潛意識里影響了他們,價格和品牌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您通過什么形式了解茶葉信息:70%朋友介紹50%其它
(好多廣告已經失去了可信度,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天花亂綴的廣告宣傳,相信朋友的或者其他柒道了解到的消息,所以營銷活動會起到更好的作用)
〈八〉您知道恩施潤邦公司嗎?93%知道7%不知道
〈九〉您知道恩施玉露嗎?93%知道7%不知道
〈十〉您知道恩施玉露是中國十大名茶嗎?83%知道17%不知道(綜上八、九、十三題恩施玉露的知名度和滲透率都很高,高檔定位取得了作用)
〈十一〉您覺得茶葉促銷哪種方式好?﹙多選﹚
40%廣告宣傳27%促銷活動10%新品推介57%其它
(目前的信息形式傳到消費者中并不太理想,消費者在抵觸廣告的同時也會受到其影響,所以在加強新品推出的廣告和營銷活動)
觀察結果與分析:
1、“恩施玉露”市場占有率并不高,主要事實因為其價格在自身和是價格要高于同類產品;
2、“恩施玉露”產品包裝沒有顯示產品最突出特點。
二手資料調查與分析:
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20xx年9月14日取得全國工業食品(QS)認證,恩施玉露、金星玉毫、芭蕉富硒茶三個產品已成功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和有機茶認證,并完成了恩施玉露茶湖北省地方標準認證工作。20xx年3月“恩施玉露”正式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公司獲準使用該地理標志;4月,“恩施玉露新工藝、新技術研究”項目獲得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鑒定,加工技術已達國內先進水平。20xx年十月公司被評為湖北省第九屆“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所以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有開發新產品的實力,和做各種營銷活動擴大影響力。
五、結論與建議
(結論):
(一)、對于“恩施玉露”產品本身本次調查得出以下幾個普遍評價
1、現代工藝生產外觀精美;
2、高價民眾可望不可及;
3、蒸青口味淡;
4、包裝過于高貴;
5、市場占有率不高;
6、品牌享譽度較高。
(二)、對于“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本身
1、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沒有最好的調整好生產商和經銷商的關系(顧客可以直接到生產地購買影響了經銷商的銷售積極性和利益);
2、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內部并不知道州內幾家中高檔的茶樓的主打產品。
(三)、對于競爭對手大部分都只是被動的讓消費者接受,在產品上下功夫并沒有其他什么銷售策略,經銷商積極性不高。
(建議):
茶作為恩施支柱產業很有發展潛力,雖然已經有眾多品牌在競爭,但是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走的銷售之路可以和其他公司的大有區別-----走差異化營銷道路,因為恩施玉露在恩施州內具有很強的知名度和滲透率,恩施市潤邦國際富硒茶業有限公司可以憑借以往的名聲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些是其他公司不具備的優勢。因此提供以下建議:
1、提供散茶價格在90元每500克左右(比普通茶葉高出一定差距);
2、改動包裝(以最方便實用和突出歷史名茶為主,塑第一品牌);
3、提供兩種工藝茶葉(蒸青和炒青);
4、提高潤邦和恩施玉露的知名度(在州內舉行帶動活動,并不能只是促銷,要加強活動參與度);
5、繼續保持高檔茶葉的價位(保持原有威望);
6、調動銷售商的積極性(提高占有率);
7、在恩施州內開展各種營銷展示活動,如:邀請全州的知名人物參加茶葉文化藝術節等;
8、開展網絡營銷。
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誰抓住了顧客和經銷商的心,誰就可以在商海中立于不敗之地,誰就可以打贏沒有硝煙的戰爭!!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結果分析
1、調查方向:針對六盤水地區,包括高中低檔多家茶行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內容為茶葉暢銷品牌,消費者接受程度較高的價格區間,以及購買率較高的包裝規格等。
2、調查內容:在走訪了天福祥茶業、水城春旗艦店、湄潭翠芽等數家茶行后,針對品牌、價格、包裝三個內容作重點調查,結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過對多家茶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六盤水地區暢銷的茶葉以本地茶水城春為主,在數家茶行中,水城春都在陳列柜上占據了極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鐵觀音、都勻毛尖、碧螺春三個品牌的茶葉在六盤水銷售情況較為突出。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次之。
(2)價格:對于價格,我們分別針對禮品茶、散茶進行調查。
① 禮品茶:100g的鐵觀音480元與660元兩種價格的包裝銷路較好,150g的鐵觀音620元與880元較為暢銷;對于100g與150g兩種包裝,都勻毛尖的價格主要集中在400~800元之間;100g的水城春價格在380元左右的比較好賣,150g的水城春暢銷價同樣在260~380元之間;湄潭翠芽100g包裝的價格260元為暢銷品,150g包裝的暢銷價主要有220元月380元兩種;碧螺春100g與150g兩種包裝規格中較為好賣的價格集中在300~500元、600~800元這兩個價格區間;100g的羊艾毛峰暢銷價集中在200~400元之間,150g的則主要有248元和360元兩種;100g的普洱磚茶主要為128元,357g的普洱七子餅主要在330元與440元兩種,220元的次之;信陽毛尖這兩種包裝規格的價格主要有360元、480元、660元與888元幾種;黃山毛峰與廬山云霧100g、150g包裝都以200~500元較為暢銷。
② 散茶:水城春暢銷價格集中在260元/斤~800元/斤,都勻毛尖主要在300元/斤~600元/斤,湄潭翠芽200元/斤~400元/斤,鐵觀音400元/斤~1000元/斤,碧螺春400元/斤~800元/斤,羊艾毛峰200元/斤~480元/斤,普洱260元/斤~600元/斤,信陽毛尖380元/斤~880元/斤,廬山云霧320元/斤~680元/斤,大紅袍480元/斤,金駿眉480元/斤。
(3)包裝規格:調查結果表明,包裝茶有100g、125g、150g、250g等多種規格,但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就是其中100g與150g兩種包裝規格。
3、調查結果分析:綜合調查情況來看,暢銷的茶葉價格大致都集中在300~1000之間,最為好賣的就是400左右、600左右這兩個價格。最為暢銷的茶葉品牌就是本地茶水城春,尤其以400元/斤的水城春為主,幾乎每個店面都能看到水城春占據了較大位置;對于外地茶,十大名茶中的鐵觀音、都勻毛尖及碧螺春極為暢銷,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由于價格普遍偏高,所以銷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則很少見到,只有少部分茶行有陳列。至于包裝規格則以100g和150g為主,包裝風格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比較有歷史感、注重體現文化層次;另一種則清新亮麗,更加貼近自然。
二、市場分析
1、市場容量分析:六盤水常住人口400萬,市區人口45萬左右,隨著本地區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經濟水平得以極大提高,并處于高速發展之中,人們的收入穩步增長,消費觀念趨向于健康消費、文化消費,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而飲茶正好適應了這一發展趨勢。由此可見,飲茶習慣將會影響越多越多的人跨入“茶粉絲”的行列,茶葉將會走進更多市民的家中。
2、競爭者分析:作為一個貿易為主的企業,公司對于茶葉項目的經營以批發為主、零售為輔。目前,六盤水地區除水城茶葉公司、盤縣茶葉公司等少數幾家國有茶葉企業外,我們的競爭對手主要有津黔科技茶葉公司、水城米籮茶場、勺米茶場,盤縣糯寨茶場等,以及其他一些做零售為主的小規模茶行。
(1)對手的優勢:
①較早進入市場,有著自己固定的銷售渠道;
②已經培養出一批忠誠度較高的客戶;
③茶葉經營經驗豐富,對茶葉市場經營模式有著更為透徹的了解。
(2)對手的劣勢:
①規模小,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能力;
②品牌意識差,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手段,對茶產品與茶文化的宣傳不到位;
③產品單一,附加值較低。
(3)我們的優勢:
①公司處于起步階段,作為新立的茶葉項目,公司全體員工充滿激情與拼勁;
②茶源地進茶將大大降低成本;
③自主選擇包裝更有利于符合本地人的需求;
④經營品種多樣化,能滿足不同顧客群體的需求。
(4)我們的劣勢:
①進入較晚,市場份額被瓜分較大的一部分;
②缺乏茶葉經營的經驗;
③需要新鋪設營銷網絡,前期進入市場可能存在較大困難。
3、市場前景預測: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將茶產業列為我國重點產業之一,六盤水地方政府加大了對茶葉產業的扶持力度,加上六盤水本地茶葉行業多、亂、弱的特點,給公司發展茶葉項目帶來了極大機遇。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在健康與文化兩大主線的引導下,茶葉項目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三、營銷策略
1、宣傳理念:自然、和諧
茶文化最注重的`就是返本歸元,大道自然。茶崇尚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追求一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精神境界,在茶文化的宣傳上,我們就必須以自然、和諧為主要元素,就像人們喝咖啡想著情調、小資一樣,喝茶時就能想到高雅、平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客戶的心靈,在打開市場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客戶忠誠度。
2、渠道策略:
茶葉消費的形式主要有4種。包括家庭消費、團體消費、禮品消費、休閑消費等。
家庭消費:經濟收入高的人群和文化人士,主要消費名優茶,消費量也大;一般的居民以大眾優質茶為主,以散裝茶為主。目前,袋泡茶、包裝茶、茶飲料開始進入家庭。這一群體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客戶。
團體消費:主要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如工作會、招待會、聯歡會、新聞發布會以及招待來往客人,由于各單位對茶的保管認知不是很強,儲存條件差,以小包裝、袋泡茶為主。這一群體是我們的重點客戶,需要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公關能力,爭取拿到大批量團購。禮品消費:禮品茶的需求日益擴大,市場紅火,茶禮品包裝不斷翻新。名優茶、茶具成為禮品消費的一個熱點。
休閑消費:茶樓、茶館、茶座、茶坊、茶莊等休閑場所消費。這塊市場消費的茶葉檔次差異較大,消費量將不斷擴大。
飲茶不僅具有養生保健之功效,更有助于陶冶情操。我們要緊緊抓住茶文化這一主線,加上現代茶葉深加工帶來的諸多功效來做好宣傳,爭取與茶館(茶莊、茶社)、商場超市、茶葉專賣店達成合作,
從而拓展市場。
3、促銷策略:
建立客戶會員制,當客戶消費到特定的消費額,將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各大節日制定出詳細的促銷計劃,可以附送成本較低但精美的茶具、健康飲茶知識、茶文化精美圖冊等。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 篇3
北京是我國北方的主要茶葉消費城市,年消費茶葉近20億元。龐大的消費群體促使京城自發形成了馬連道茶葉一條街。每當提起北京人飲茶時,我們不經然地會想到花茶,融昌普洱茶,“融昌普洱茶云南原生態健康茶飲享譽京城。
近年來,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北京舉辦各地茶葉推介活動,北京市民的茶葉消費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北京市民對飲茶、買茶以及茶文化、茶品牌等的了解程度,北京日報在6月份的北京日報上刊登半版的調查問卷,整個調查在全北京市展開,覆蓋人群達130萬人,收回有效問卷251份,現對調查的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飲茶職業分布情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北京飲茶更多是從事政府與事業機關比較多,占36.2%,其次是行政人員,占23.2%,再者是退休人員,占11.8%,還有是普通的工人,從事其它職業的人飲茶很少,這不排除北京日報的受眾對象是政府機關也有點關系,但不管怎么說,從飲茶的職業來說,反映出茶葉在日常飲用中功能性劃分:一方面用來招待客人,主要集中體現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另一方面是考慮到茶葉的保健功能,這部分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和工人。其它的群體如學生、軍人等職業群體飲茶量比較少,這部分人群都是其它飲料的替代者。
二、消費者辨別茶葉的能力
調查結果發現,北京市民消費茶葉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消費上,對茶葉比較的了解人群只占24%左右,58%的人只是略懂一點茶葉,11%的人購買茶葉只是憑感覺購買,因此茶葉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特別是企業對茶葉宣傳這一塊做得不夠,很多的企業更多是考慮如何宣傳企業自身,而沒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宣傳茶葉的功效、茶葉的鑒賞、茶葉的飲用方法及茶葉的貯存等上面。消費者對茶葉的認識比較模糊。
三、消費者對北京品牌連鎖店的忠誠度
從我們的柚樣調查來看,品牌忠誠度“張一元”排在第一位,達42.5%,其次是“吳裕泰”,達36.7%,占據第三位是“更香”,為6.8%,往后分別是“元長厚”,為6.6%,“天福”為5.4%,“正興德”為2.1%。從這幾個品牌連鎖店來看,張一元、吳裕泰、元長厚、正興德都是百年老字號企業,而張一元、吳裕泰的消費者忠誠度遙遙,作為新興的品牌連鎖店來說,更香發展速度很快,其次是天福。調查中還發現,元長厚雖然近年來經營規模上有所減少,但其品牌的感召力依然存在,北京老百姓對老品牌忠誠度依然很高,因此,元長厚公司有必要加大公司宣傳,繼續弘揚老字號的創業精神,以報答北京市民對其厚愛。
四、消費者喜歡飲用的茶類
目前,北京市民最喜歡的還是飲用花茶,占24%左右,這次調查,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北京市民對龍井茶(占20.7%)的喜好大于鐵觀音(占19.2%),雖然鐵觀音的市場普及率很高,幾乎是每一家店面都在賣鐵觀音。同樣,普洱茶的市場普及率也很大,但是只占7.7%,因此在北京飲用普洱茶還是很少,可能主要還是以收藏為主。而碧螺春呈上升趨勢,達到16.7%,黃山毛峰也占有一定的份額,達9.8%,立頓紅茶最低,只占1.9%,可能只是在京的外國人或賓館里飲用較多。北京市民喝立頓紅茶很少。從整個調查情況來看,北京市民的飲茶結構正不斷地發生變化,主要是花茶、烏龍茶和名優綠茶。雖然當前興起了普洱茶熱,但真正消費普洱茶的很少,因此企業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宣傳如何飲用普洱茶,而不是放在收藏上,以免造成普洱茶消費的誤區。
五、消費者對茶產品的品牌認知度
從圖上可以看出,北京的消費者對竹葉青的品牌認知度,達到27%左右,其次是“貢牌龍井”達26.3%,在普洱茶類中,中茶的品牌的認知度,其次是融昌普洱,再者是下關,大益。烏龍茶產品品牌只有“八馬”。綠茶中的“天方”茶葉,而對這些品牌都不了解的高達16.5%。從中我們也發現,很多消費者只知道產品名稱,根本不知道產品對應的品牌,除了對“竹葉青”與“貢牌龍井”認知度高以外,其它產品的品牌認知度非常低,更有甚者,消費者甚至對公司的名稱與產品品牌相混淆,比如消費者知道“大益牌”普洱茶,不知道是勐海茶廠生產的,知道下關沱茶的廠名,不知下關茶廠的“雙鴿”牌,因此,企業在做品牌時,一定要區分清楚產品品牌與公司名稱。
六,消費者選用的茶葉形式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北京市民選購茶葉時主要還是以散茶為主,占54%左右,其次是包裝禮品茶,占28%,飲用袋泡茶占10%,茶飲料占8%。茶葉的包裝茶主要還是以禮品茶為主,這類茶主要集中在節假日銷售比較多,除此之外,普通老百姓還是以購買散茶為主,這樣質量優劣現場可以辨認,作為茶飲料與袋泡茶都是快捷飲茶的一種方式,兩者所占的比例差不多,這種消費方式在西方比較流行,在北京,老百姓還是喜歡比較傳統的飲茶方式,散茶占據北京市場壟斷地位的狀況不容忽視。
七、消費者選擇飲茶的原因
從圖上很顯然看出,消費者選擇飲茶主要還是為了健康考慮,占39%,其次是為了解渴占31%,選擇減肥的占12%,健康、解渴與減肥是飲用茶葉的主要原因,累計占82%左右,再者是解困占10%,時尚占3%,無理由占5%左右。因此,在推廣茶葉消費上,應著重點放在茶對身體有益的健康宣傳理念上來,渴茶是為了解渴這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可忽視,對于女性減肥這一市場,也有很大的空間,這一些都需要企業做進一步臨床試驗,以確鑿的`證據證實這一說法,從而使更多的人飲用茶,這是至關重要。
八、消費者的選茶購茶的場所
目前北京市茶葉經營的專賣店很多,大大小小累計達幾千家之多,調查顯示,消費者從茶葉專賣店購買占絕優勢,達47%,其次從大型商場購買茶葉,占19%,從超市購買占18%左右,而從馬連道一條街購買茶葉只占15%,其它比如通過電視、報紙和網站等方式購茶很少,只占1%,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消費者對茶葉的辨別能力較弱時,選擇品牌茶葉專賣店是消費者的選擇,其次是商場與超市,以確保質量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報紙、電視、網絡購茶,由于消費者難以見到真實的茶樣,一般很少嘗試這種購買方式,其主要原因是我國的商業信用體系尚未成熟。當然,從調查的側面,也反映出馬連道茶葉一條街茶葉商戶,一定要加強質量管理,樹立良好商業信譽,做到誠信經營,合法經商,同時要力推產品品牌。
九、消費者購買茶葉價位分布情況
在茶葉銷售中,茶葉的價格定位十分重要,調查顯示,大部分北京消費者購買100-300元左右價位的茶葉,占41.6%,其次是50-100元左右的價位,占28.3%,而300-800元也有一定的人群,占22.2%,50元以內,800元以上的消費人群占少數,其中50元以內的消費人群占4.7%,800-1000元占2.2%,而1000元以上的只占1.1%左右。因此北京的市民的消費大部分在中檔以上,價格大約在100-800元之間,此部分消費人群的比例很大,占63.8%,因此茶葉企業在提高自身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方面,價格定位必須考慮到這部分消費人群。
十、消費者購茶的動機
消費者購茶的動機是了解細分茶葉市場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眾消費者市場占有很大的比例,占76%左右,這是引導北京茶葉消費的主要方面,其次禮品茶市場占15%左右,再者單位團購占4%,其它占5%,即協助別人購茶等情況。因此,節假日要做好禮品茶的銷售工作,平時要做好大眾消費者的營銷工作,單位團購雖然所占比例很小,其銷售量與銷售金額也相當可觀。這幾個方面作為茶葉經營者都應該是重點考慮的對象。
十一、消費者對廠家的社會責任感關注情況
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十分重要,通過我們對消費者的調查了解到,大多數消費者希望企業主動地告訴他們如何辨別茶葉的真偽,占31%,其次是要告訴消費者茶葉功效及茶葉泡法,各占23%,對于企業的簡介,消費不太關注,只占6%,甚至更多的關注產品的簡介,占17%。我們經常發現在企業的宣傳冊上,大部分篇幅介紹本企業的發展歷程及相關簡介,甚至總經理等等之類的介紹,這際上消費者對此并不感興趣,如果在宣傳冊上詳細介紹如何挑選本企業的茶產品及如何辨別真偽,同時介紹茶葉的功效及泡法,這才是上上之舉,也是企業打造本企業品牌、獲得長效發展的選擇。
十二、消費者對各種飲料的喜歡程度
當前,隨著北京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越來越重視起自身的健康,這在茶葉的消費結構的變化上可以得到佐證,而近年來茶飲料業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據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在各種類型的飲料中,消費者最喜歡的是茶飲料,約占54%左右,其次是純凈水與礦泉水,占34%,乳酸飲料占8%,排在最后的是碳酸飲料(如可樂類),只占4%。因此,茶飲料是未來的一種消費趨勢,而且方便快捷,如果在生產工藝上有所提高與改進,應該說,茶飲料有著其廣闊的市場前景。
十三、消費者可接受的促銷方式與售后服務
就消費者針對商家的促銷方式與售后服務有不同的看法,其中關注更多的還是希望商家向消費者發放茶與健康、科學飲茶及茶與文化有關的宣傳手冊,約占31%左右,其次是在售后服務上,消費者要求商家發現質量問題無條件賠付,占27%,定期向消費者推薦新上市的茶葉,也是關注的熱點,約占22%左右,發現味道不合口,隨時調換占18%,對于有獎售茶的模式,不太看好,只有2%的消費者愿意接受。因此,商家在推廣銷售茶葉以及在售后服務上,向消費者發放茶與健康手冊及發現質量無條件賠付十分重要,同時商家應做好老顧客的會員登記工作,定期向老顧問推薦新上市的茶葉,這是一個較好的促銷方式,而且消費者也樂于接受。
總結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使茶真正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之一,還需要我們做出大量的工作,雖然我們邊疆地區少數民族能做到這一點。但通過我們對北京市場的調研發現,茶葉的消費市場潛力很大,應該來說,有很多可開拓挖掘的地方,但是作為商家,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選擇其銷售的產品,適銷對路,同時要做好茶產品的健康宣傳工作,再者商家的商業信譽十分重要,尤其是當前的北京市民的對茶葉的消費還留在感性消費上,商家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感,主動向消費者介紹如何辨別真偽產品,對于稀有的特種茶類,應做好原產地保護工作,狠抓茶葉質量問題,建立茶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在品牌鑄造方面,消費者對茶葉的通品品牌忠誠度高于產品品牌。因此,當前的茶葉專賣店或專營店仍是消費者選擇的購茶場所。總之,希望茶葉生產廠家及經營者能從中得到啟發,并對照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以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進,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在此,特別感謝北京日報對本次調研的大力支持。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 篇4
一:包裝:
現在市面上對茶葉的包裝過于的單一,顏色方面也是過于簡單,不能讓人過目不忘,讓人感到很市場化。沒有什么特點,南北兩地的包裝的喜愛也有很大的差異北方人喜歡大氣包裝,并喜歡將這種茶作為禮茶贈人。喜歡大氣的包裝,與他們的審美情調相承,主要體現于包裝規格、包裝物顏色選擇,以及質地喜好上。
1.顏色:大多喜歡金色或大紅色,特別是包裝盒和包裝袋更是如此。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品飲水平有限,他們對沖泡方法和飲用方法格外看重,應當在內外包裝上明顯標示。茶包裝色彩更直覺的印象,設對包裝色彩和印象直接描述:如刺激的/平常的;新鮮的/陳舊的;現代的/懷舊的;都市的/鄉土的;簡潔的/繁瑣的;明朗的/模糊的;高檔的/經濟的等,有人曾把四份同樣品質的綠茶倒人紅、綠、藍、棕色的茶罐中,然后請人飲用四個茶罐中的茶水,結果表明:80%的人認為:紅色茶罐里的茶氣味較濃郁,回味持久,茶葉檔次較高。96%的人認為:綠色茶罐里的茶氣味清新、香醇,品質純正,茶水顏色清澈,是新茶。87%的人認為:蘭色茶罐里的茶有酸澀感,風味不佳。92%的人認為:棕色茶罐里的茶氣味濃郁、醇厚,回味持久,品質純正,是陳茶。茶葉作為食品,包裝顏色必須符合色彩對人食欲的刺激。紅茶湯色紅艷清亮,應選用暖色調,讓人有濃郁、味厚之感;綠茶色澤翠綠,應選用綠色這樣的冷色調,使人有一種清新鮮爽的感覺;白茶的特點是白毫滿身、湯色杏黃,所以宜選用清淡,柔和的色調。
2.質地:外包裝用紙袋居多,用木盒、鋁合金盒也可。從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硬包裝、半硬包裝和軟包裝三類,如硬包裝有鐵罐、錫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藝小木盒、小竹盒、工藝刻花鍍金盒等;半硬包裝有各種硬紙盒;軟包裝有紙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種夏合袋等,
3.規格:喜歡一斤裝或半斤裝兩種,要求上仍然要進行真空包裝;包裝盒、罐、袋喜歡偏大號,總之體積稍大者,他們相對更喜歡。
大多數茶葉品牌都有vi(視覺識別系統),但是往往沒有在包裝上進行運用。對標準色、標準字體隨意改動。這就造成了消費者記憶的混亂,淡化了品牌個性。一個不斷推出爛廣告但訊息一致的品牌,要比一個時常有好廣告但訊息顛三倒四、錯亂不已的品牌具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比如同一個品牌的鐵觀音,雖然因為茶葉級別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視覺設計以作區別,但是在整體風格上應當是統一的,只做色彩的調整,或者采用同一系列的主畫面進行替換,而字體、各元素位置、廣告語等,都不應當隨便改變。
而茶葉得包裝也是極有潛力的,有著精美包裝的茶葉更適合于作為禮品,因此有了一定規模的茶葉企業應委托制作或自制包裝盒,由于小包裝茶是直接供消費者使用的,固在包裝上要多加講究。在設計中,應力求使廣告宣傳、藝術欣賞、禮品器具融于一體,集多功能于一體,使包裝既具有良好的保質作用,又能宣傳茶葉,傳遞商業信息。品牌和標簽文字優美,商標突出,字形、符號、圖案得體,使消費者一看就能產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內容符合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的規定,標明品名。質量等級,凈重,單價,出廠單位和地址,生產日期,保存期限和品飲方法等。如果是外銷的.,其外包裝的文字,圖案要充分考慮銷售對象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色彩也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的需求和民族習慣而定。
要提升茶葉包裝的檔次,真正提升茶葉企業的形象,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茶葉包裝要符合品牌識別的統一性
茶葉是一個包裝不斷更新換代的行業,設計開工前,我們不妨花點時間去研究:原來的包裝上的哪些優點需要繼承,如果對包裝進行重新設計,它是為了開發新的市場還是為了扭轉日趨下滑的銷售狀況,其同類產品銷售如何,有何優劣。
二、如何將文化內涵運用到包裝上
要做好茶葉包裝,必須理解東方的茶文化。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如何有效利用當地的文化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加于運用,是表現品牌內涵的關鍵。
1、研究當地的歷史建筑、自然景觀,巧妙的運用到包裝上。
就閩西而言:永定土樓,堪稱建筑史上“一絕”,其客家風情、民俗,令人流連忘返;連城冠豸山,國家級風景名勝,觀者無不贊嘆“令人如身在仙境;古田會址,福建省十佳風景名勝之一,讓你在歷史的腳步聲中沉思。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如果能在包裝上運用,都能突顯產品的文化價值,在禮品茶的開發上,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是可惜,并沒有一家企業很好的運用這一題材。
也可以根據各類茶葉的不同產地,將各產地的人文景觀,體現在包裝上,既讓消費者了解了茶葉產地,又體會到了異域風情。如云南的普洱茶,留給人的是熱帶雨林的一縷清香;而杭州的西湖龍井綠茶,留給人的是對西湖煙雨的眷戀;安徽的黃山毛峰,帶給人的是“一品黃山,天高云淡”。
2、對書法、國畫、年畫、水墨等元素的引用。
在消費者心理研究中發現,悠久的歷史能帶來對商品的信賴感。我們在分析日本企業的包裝時發現,其中并沒有常見的文字夸耀,倒是包裝上簡樸古拙的"白描"插畫,在視覺精神上吸引了消費者。利用我們所熟悉的傳統文化運用在包裝上,往往更能打動人心。
茶葉是一種民族性的商品,我們可以運用一些如中國畫、水墨、吉祥圖案這些具有強烈民族文化氣息的元素來表現茶葉的傳統性,利用其中的“傳情、含蓄、細膩”等內涵融入其中,使之含蓄地表現出來。
二.店面選址
合理的選址是商業經營最注重的是“地氣氣”,這并非迷信,“地氣”主要是看這個地方有沒有商業氛圍,這種商業氛圍對我們所經營的商品合不合適,“人氣”主要是指我們經營的地方有沒有顧客流這些顧客是否有購買我們商品的心理動機。
茶葉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除了它的飲用保健功能,還能體現它的文化藝術價值,它能使人清心、雅凈、回歸自然——茶葉店的選擇要根據茶葉的特性,歸納起來一般有以下地段:
1、繁華商業中心:這些地區商業氛圍濃,客流量大,購物層次復雜,購買頻率高,消費者大多有較強的求質、求好、求美的特點,但房價或租金的費用比較高,競爭尤為激烈,所以進入前須經仔細考慮,分析自己的人力、財力、物力是否具備,如若有條件,進軍“商業中心”當然正確,何謂搶占“制高點”呢!但實力不具備,千萬不能冒然行事,這些地方要求茶葉品位高一些,要注意品牌、名茶品種要豐富,與茶葉有關的茶具、茶書要配套,如紫砂、瓷器、玻璃茶具等。
2、賓館飯店群附近:賓館飯店是商旅居住的地方,他們大多不帶茶葉,隨時購買,而且,為了走親訪友,捎一點茶葉,顯得雅而不俗,飯店也要用茶,“客來泡茶”是中國人的傳統禮節。賓館飯店群旁開茶店,是比較劃得來的,房租不宜過高,同時還可以租用賓館飯店的經營大廳,從提高格調并可以與茶藝結合起來。
3、交通大道:這些地方人口流動量大,主要是能吸引顧客,所以這些地方注重茶店的外部吸引力,品種要新穎,價格要優惠,適合一些字號較老的,無形資產較大的客商進入,剛剛入門的客商最好不要盲目開立茶店。
4.、高檔物業區:這類人群是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人,他們生活水平高、節奏快,這個地段開茶葉店,品位應偏高一點,價格也應高一點,要求營業員素質更佳,包裝應精致,茶葉包裝時速度要快,同時可多上一些高檔禮品、高檔茶具,營業時間放長一些。
5.:如旅游景點,不適應大規模經營,適當經營一些紀念性包裝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