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事跡材料(通用4篇)
創建事跡材料 篇1
20__年3月14日下午,梧州市召開市精神文明風尚獎表彰大會,我鎮塘源村村干李桂森家庭獲評20__年梧州市“最美家庭”、梧州市精神文明風尚獎梧州市星級文明戶榮譽稱號。
提起李桂森,認識他的人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家子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詮釋了“家庭”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贊譽。
愛崗敬業,村級事業蒸蒸日上。
李桂森現任梧州市萬秀區龍湖鎮塘源村黨支部委員,多年來,無論是擔任村支書還是到換屆后退居二線的村委委員,他始終堅持以為村民辦實事,帶領村民致富為初心。堅持以“就業為主、種養為輔”的工作思路,塘源村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提前脫貧;勇于創新村級集體經濟路子,通過土地物業流轉創收、工程承包創收等方式,塘源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42.1萬元;深植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與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硬化村級道路3000多米,完成珠品十一組人畜飲水工程,安裝路燈150盞,大大方便了群眾的出行、生產生活,得到群眾的擁護,也為鄉村振興打好了扎實的基礎。
無私奉獻,鄉風文明不斷深化。
作為一名退居二線的“老支書”,如何推進鄉風文明、深化移風易俗是李桂森一家人想得最多的一件事。20__年,李桂森帶領退伍返鄉的兒子一起,自費利用家中閑置農房改造成為了集鄉村文化展示和農家樂于一體的塘源小農樓項目。同時聘請了村內部分困難村民工作,累計為全村10多名困難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20__年來,李桂森家的小農樓已累計免費開展3期糕點技能、種植技能等技術培訓班和6場村屯文藝演出,累計幫助500多名村民提高了生產生活技能和豐富了農閑時文體生活,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崇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落到實處。
愛家顧家,最美家庭塑造榜樣力量。
李桂森夫婦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里,樂于助人。長期以來,他的.妻子全力支持他的事業,教導孩子,料理家務,雖他們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在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大家都能相互體諒、寬容謙讓,形成相互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風。真心待人是李桂森全家的處事態度,鄰里間有需要幫忙的他們都熱心相助。他們持之以恒,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了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沒有壯舉,卻用實際行動服務他人,踐行雷鋒精神。
創建事跡材料 篇2
精細管理強化考核推動文明創建上升新臺階
某某煤礦在文明創建中,以精細化管理理念和科學的考核體系為文明創建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文明創建工作上升新的臺階。
細化標準熃立文明創建長效機制
為了不斷提高礦井文明層次,某某煤礦注重在考核標準的細化量化上下功夫,確保干有標準,查有依據。該礦在《精神文明建設管理手冊》中分別細化了《文件管理程序》、《工作記錄管理程序》、《文明創建管理程序》等32種程序,《文明區隊考核標準》、《文明職工考核標準》、《文明示范點考核標準》、《文明家庭考核標準》等39條標準考核辦法。今年初,礦制定了《星級考核標準》,服務崗位實行星級考核制,把職工的星級服務水平與其勞務工資掛鉤,并分別為道路保潔、井口衛生、住宅小區、公共廁所保潔、職工餐廳等崗位制定了相應的服務標準和考核細則。物業公司在辦公樓衛生間墻上分別訂做了星級服務標準牌,注明了每天保潔職工的姓名、保潔時間、保潔次數、保潔標準以及保潔不同位置所使用的工具,劃定了保潔工具放置處,并設立了意見薄,促使職工工作細致化、規范化。物業公司、生活公司專門為職工訂做了統一的工作服、胸牌,樹立了規范文明的職工形象。為了規范職工行為,礦制定了《某某煤礦井下職工安全品行準則》,從班前會、換工作服、領礦燈、井巷行走、生產、升井后洗澡等都有了統一的規范,每一項標準都已成為職工文明行為真實的體現。
創建事跡材料 篇3
某某礦根據集團公司下發的文明建設考核標準,結合本礦實際,確定了年要保持集團公司三星級文明礦和省級花園式礦井稱號的奮斗目標。根據這個目標,他們確定了文明示范點創建規劃:體現以人為本,創建安全、舒適、文明、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
中期目標是:以點連線,連線成片,在地面建成兩大文明示范區域,即鐵路以南文明生產區域和鐵路以北文明生活區域;在井下建成和兩個水平文明生產區域;保持省級“花園式礦井”稱號。近期目標是:在年底已建成集團公司級固定文明示范點個和礦級文明示范點個基礎上,年建成集團公司級固定文明示范點個,礦級文明示范點個;年建成集團公司級固定文明示范點個,礦級文明示范點個;年建成集團公司級固定文明示范點個,礦級文明示范點個;井下所有掘進頭和工作面均創建成流動示范點。
在創建過程中,他們主要抓了三個延伸:
一是由點連線、連線成片。首先把已建成的礦級、集團公司級文明示范點分布情況繪制成圖,直觀反映創建成果,然后根據集團公司以點連線、連線成片的創建要求,確定今年創建重點。今年申報的兩個集團公司級示范點,一個井上(皮帶工區地面檢修車間),一個井下(-人行車總站),都在原有示范點(幼兒園、運搬工區煤車班、皮帶工區地面檢修車間、供應科井口物資配送中心、大井服務中心、-人行車總站、-雙千米皮帶機道、東翼索道)一條線上,使這條線上的已建和在建集團公司級示范點達到了個,而后又在這條線周圍確定個在建礦級示范點,加上線外已建的另一個集團公司級示范點(.千伏變電所)和其它幾個礦級文明示范點,使整個文明示范點連成了片,這樣,使全礦在地面形成了兩大文明示范區域,即鐵路以南文明生產區域和鐵路以北文明生活區域。
二是由井上向井下延伸。在已建成的個集團公司級示范點中,井下示范點只有個,為加快井下文明示范點的.創建,他們在井下劃定了個集團公司級示范點(-人行車總站)和兩個礦級示范點(-泵房、車站),加上原有示范點,形成了東翼-至-和北翼-至-兩個水平文明生產區域,使井下文明生產環境又有明顯進步。
三是由固定示范點向流動示范點延伸。過去創建的示范點都是在固定場所,今年以來,為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為采掘單位職工創建安全、舒適、文明、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他們把文明示范點的創建延伸到了采掘頭面和地面動態環境。在井下他們要求把所有掘進頭和工作面均創建成流動示范點,把流動示范點的創建納入月度質量標準化檢查,通過美化、亮化,創文明料場、文明會場、文明“兩道”,促進了質量標準化建設。今年全礦所采過的工作面和掘進頭全都建成了流動示范點。在井上培養職工良好形像,從抓流動吸煙、穿拖鞋背心、剃光頭留長發等小事開始,規范職工行為,教育引導職工爭做新時期的文明礦工,樹立良好的礦風礦貌。
創建事跡材料 篇4
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提起賈雪芹,認識她的人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因為他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在南川西路西臺社區磚廠路11號,賈雪芹一家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積極奉獻、家庭和睦、勤儉節約。夫妻敬業愛崗,女兒熱情禮貌健康上進,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她用愛心操持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寧謐和安慰,讓一家人洗心滌慮,怡情悅性。
賈雪芹是一名平凡的社區職工,其丈夫系第三人民醫院的一名職工。夫妻二人結婚多年來,相互恩愛,孝敬老人,熱心助人,鄰里和睦。他們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話用社區工作者身上再適合不過。作為社區工作者,賈雪芹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得到領導及同仁們的一致肯定。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賈雪芹一直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竭盡所能為他們服務,尤其是對困難群眾,他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在社區工作這個平凡的崗位上,賈雪芹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勇于超越自我的工作精神,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社區工作這一陣地上留下不斷拼搏的足跡!
在社會、家庭生活中,賈雪芹也力爭做好自己的角色,盡量完美的詮釋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親。身為人妻、人母和人媳,賈雪芹一直堅持著中國傳統婦女的樸素、孝順和勤勞,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照顧好老人和孩子,關心體貼丈夫。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予家人最無微不至的關懷,讓自己的家庭變得更加溫暖。
丈夫是醫生,工作非常忙碌,壓力大。為了讓丈夫能安心工作,賈雪芹對自己的娘家盡心盡力,對婆家也是無可挑剔。有人說:天下婆媳關系最難相處,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但賈雪芹的言行對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婚后的時間,看到公婆在家拆洗被褥、打掃衛生、做飯,賈雪芹便馬上搶過去自己做。不但如此,賈雪芹還注重給公婆精神上的慰藉,在節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講講單位、社會發生的一些趣事。兒子對自己的媽好是應該的,但娶到一個好兒媳才真是不容易,鄰居的大爺大娘都夸賈雪芹是孝順的兒媳婦,她老公也經常自豪地說:“在外邊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婦和媽媽相處比我這個兒子還要親”。真心總能換來真心,賈雪芹的公婆也非常喜愛這個兒媳,將她當做自己的閨女疼。賈雪芹有時候在單位遇到事情也會跟老人說說,老人也能幫著出出主意,一家人其樂融融。
在婆婆的影響下,賈雪芹一家人生活上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淘米水澆花,用洗衣水拖,教育孩子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他們的教育下,她的女兒衣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女兒逐漸自立,也會積極假期參加社區的社會獻愛心活動。
賈雪芹的一家三代同堂,雖然人口較多,但兄妹關系融洽。
今年四月份,婆婆的腰摔傷了,需要在床上靜躺三個月。賈雪芹毎天早上都會給老人梳頭洗臉,晚上幫老人洗腳、擦身子,幫老人翻身。為了不使老人感到寂寞,賈雪芹經常陪老人聊些開心的事情,還讓孩子給奶奶唱歌。
婆婆每次和人說起兒媳都由心的夸獎她。其實在賈雪芹的眼里覺得為人子女者做這些都是應該的。因為賈雪芹覺得,老人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做小輩的也要盡心盡力地關心、愛護老人。做為子女的自己,希望爸爸媽媽公公婆婆身體健康,作為孩子媽媽的自己,更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賈雪芹的善良換來的是周圍人對她的愛。在婆婆住院期間,賈雪芹單位的同事、鄰居都去看望老人,讓她倍覺溫暖。他們這個小家庭,在眾多親朋好友、同事鄰里的幫助下,經歷著磨難的洗禮,全家人的心貼得更近了。
看著老人逐漸康復,孩子快樂地成長,愛人的理解與支持,賈雪芹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間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賈雪芹經常說:我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我們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我們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因為有愛,所以我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