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介紹簡短(精選3篇)
孩子自我介紹簡短 篇1
蔣,今年十歲,現讀于永川區匯龍小學三年級五班,現任班長一職。
我勤奮好學、品學兼優、樂觀向上、愛好廣泛、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做事執著、有毅力、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我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靈。
有人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我有一顆潔白無暇、善良真誠的心靈,我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
在家里,對待親人,關注親人的冷暖,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讓親情其樂融融。在學校,我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對于困難同學,我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對于學習上的后進生,我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 我有一股執著向上的追求。
我追求思想向上。從呀呀學語到接受家庭啟蒙和幼兒、小學教育,初諳世事的'我就一直在追求著思想的向上:“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學生”。
我遵守校規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小學生行為規范和社會公德,深得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好評。我追求學習向上。
對待學習,我一絲不茍,并有一股可貴的鉆勁兒和韌勁兒;我遇事好問個為什么,喜歡和老師、同學討論問題,善于表現自己,展示自我。課堂上有時為了一個問題或一種解題方法和老師、同學展開辯論,老師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的語文、數學、英語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一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 我追求全面發展,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我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唱歌和彈琴。
閑暇時,我總是擠出時間來看書,我喜歡看的書有《十萬個為什么》、《中國青少年百科全書》、《紙上天文館》、《格林童話》、《小學生科學知識故事》……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由于我養成了良好的看書習慣,促進了我寫作水平的提高,我的作文多次作為范文在班級交流,在學校榮獲閱讀一等獎。自九歲起,就一直在學習拉丁舞。
我有一腔勇于負責的精神。在學校里我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好服務員。
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當選為班長,自當上班長那一天起,我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一份責任。在各項活動中我總是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班級贏得了很多的榮譽。
因為我是班長,勞動時我總是搶著干最臟最重的活兒,從不偷懶,也不會拿出班長的架子只指揮別人干,下課后同學們休息我卻還在忙著收發作業本。有同學不守紀律了,我會及時給同學們指出來。
有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了我會耐心輔導,連放學后還有同學甚至是家長找我問這問那。對于這些,我從沒有半句怨言。
我愛學習、愛思考、勤于實踐,堅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并且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了解社會,有一定的實踐能力。我善于觀察,勤學好問,根據自己的想象,經常在家制作一些小東西,種植一些小植物,實踐讓我吸取了甘甜,擁有了豐潤,豐滿了羽翼。
這就是我——蔣,一個既有愛心、責任心和恒心,又多才多藝的女孩。
孩子自我介紹簡短 篇2
每當朋友們夸贊李逸涵的時候,我都會覺得既自豪又羞愧,因為兒子在一些方面是比較出色,但是也有他刻意隱藏的缺點,宋老師要求我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時,我就把兒子的優點、缺點列了一個表格:
優點:開朗、熱情,愛讀書、理解能力強(閱讀理解題目一般不出錯,能很快的給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總結出比較準確的含義),想象力豐富(每當讀到一篇好文章時,很容易身臨其境,把文字所表達的內容浮現在腦海里.這是李逸涵自己的話),喜歡交往(到陌生的環境會主動與別人交談,詢問行走路線,家里來了客人主動問好,招呼用水果等),能正確的評價自己(去年越野賽、3年級時的禮儀隊,兒子很輕松的跟我談到他沒有入選,原因呢,因為自己體型較胖,會不美觀.當我問及他會不會覺得很失望時,他說“哎呀,媽媽,你兒子學習挺好,愛讀書、愛寫作,愛唱歌,不就這一點不擅長嗎,有什么關系呢?我覺得老師這樣選是正確的,當我適時提出咱倆一起減個肥時,他竟然毫不在乎的說不就是胖一點嗎,身體健康就行.)既然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的陰影我就尊重兒子的選擇.
缺點:自我整理能力差(書桌里總是亂七八糟,書包里有好多廢紙,家里的書桌不提醒不整理)不喜歡、不擅長運動(在家很難叫出門去,喜歡在家里玩拼接玩具、看書,動畫片,玩電腦)做事過分追求完美,可以隱藏自己的缺點(不跳繩,沒有把握不去做事情)書寫能力差、做事不夠細心等
分析的不夠全面,這是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了解,其他方面還請老師作評價,那么針對我自己和大家對李逸涵平時表現的綜合評價,他的優缺點的形成都是習慣養成的產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過程,盡管我自己不是一個很有計劃性的人,但是自己在家庭中一些無意的卻是正確的表現給孩子樹立了正面的榜樣,讓孩子可以正確的成長,而孩子那些不良的習慣也跟我息息相關,令我汗顏.好習慣培養我們家長做到以下幾點:
1.榜樣的力量
喜歡讀書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從嬰兒期開始我比較關注《為了孩子》之類的雜志,根據書上的指導給孩子買了許多相關的書籍,家里的家具上貼滿漢字,我想大多是家長都是這樣做的,固定時間個孩子講故事,到大班后識字量很大,我就開始給他買文字多的書看,母子各看各的,由于認識的字多,上小學后從來不需要家長為他讀題、分析題意,因為他總拿不認識的字問我,打擾我看書,學拼音后趕緊教會了他查字典,這樣雖然沒上學前班,因為經常查字典的緣故,拼音除了書寫不太規范掌握的倒很扎實,而讀書多的好處隨著李逸涵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增長越發顯現出來,比如薄老師說他知識面廣,大概是2年級的時候老師說最小的數字是零,他說是負數,他會在北京旅游的時候跟一個80多的老先生談論什么墨西哥的名勝古跡,西班牙的美味佳肴,那是我也插不上嘴的話題,理解、現象、寫作能力的逐漸提高,發在我博客上的作文得到大家的好評“西湖的水很清,清的能看到水底,一些小魚游來游去、嬉戲玩耍.湖底的泥土看上去軟軟的,仿佛一腳踩下就要落下去似的放眼望去,湖中心有許多小島,小島上長滿了青青的蘆葦,看起來生機勃勃,為西湖增添了不少綠色,微風吹來,蘆葦跳起了舞,像是在歡迎在湖邊游覽的人們.湖岸邊有一座小橋,橋邊的石級錯落有致,橋上總是有人在釣魚,不一會工夫,有的釣上了一只狗杠魚,有的釣上一只小蝦,大家都忙的不亦悅乎.從石級上望向橋底,你會發現有一個一個的小黑點,這是什么東西呢?用網撈上來一看,是十幾只透明的小蝦,在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像鉆石似的”榜樣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看書上,李逸涵的爸爸是一個開朗外向的人,所以李逸涵待人接物也做的不錯,喜歡跟不同的人交談,積極地做每件事情.
2.鼓勵的作用
我們大人也有經常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是孩子,所以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我們應該先接納、后糾正,多欣賞,少批評,我們會時不時的不自覺的以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這樣是不公平的,李逸涵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做事情是很輕松.
幼兒教育中非常提倡這么一句話“蹲下身子來傾聽”,這不僅僅是身高的距離,而是真正的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看待孩子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不注重結果,而是贊美孩子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的過程,
3.開展自我批評
一直不贊成權威性家長,所以很少實行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家長一定是對的,我們做父母的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是對的,李逸涵的缺點也是我們教育缺失的反應,我個人比較喜歡靜,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宅”,一個人在家里收拾完家務后就喜歡打個電腦,看看書,所以孩子也是這樣,我做事也是過于追求完美,單位有講課活動,如果自己準備不充分干脆就放棄.而不是把講課作為鍛煉自己的一種機會,只想一舉成功,認識到這個問題后我也在嘗試改變自己,李逸涵的自理能力差是因為我忽視了他這方面的培養,李逸涵小時候不會系鞋帶我就給他買沒有攜帶的鞋子穿,我犯了一個重知識技能輕生活技能培養的錯誤,獨立學習的習慣培養很好,整理的習慣沒有重視,所以到剛入四年級時李逸涵的課外書都是我給整理,當我有意識的帶他去樓上小姐姐家看人家的書櫥時他有所感觸,然后再曉之以利,如果把自己的書分類整理好還會買更多的書,他才開始整理自己的書櫥,提醒他晚上把衣服放好早晨會更加省事,整理自己的書包,(這一點還需要加強),所以建議大家都時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責怪孩子做的不夠好.
在注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你是否和孩子經常交流、溝通,你的關注點在哪里?孩子放學回家你都會問他什么養的問題呢?就我所了解,從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大多數家長會邊走邊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在幼兒園吃飽了嗎?老師表揚你了嗎?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學了什么知識?我們去報個特長班吧等等.而我的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們的話題往往是今天在幼兒園開心嗎?發生了那些有趣的事情呢?你有需要教給媽媽的本領嗎?可以看出,多數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身體和學習,我則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體驗和他的交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更要邊學習邊教育孩子,現在,我已經不把李逸涵當成一個孩子來對待了,而是一個“人”,當然不是說要以成人標準來要求他做事,而是更加尊重理解孩子,關注他的情緒.最近提倡讓孩子快樂的主動生活,我看了幾本相關的書,挺有所觸動的,書中提到的快樂是什么呢?我不想用什么專業的理論來詮釋快樂的意義,我的理解快樂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孩子可以自信、坦然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成功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書中還對幾百個孩子快樂指標做了調查,45,54的孩子選擇自由就是快樂,34,74的孩子選擇經過努力終于作對一件事情,30.52選擇考試取得好成績.于是我專門從調查兒子的快樂入手,分析了他快樂不快樂的原因,慶幸他沒選自由,是因為我們給了他相對來說非常自由的空間,沒選成績是因為他沒有那么大的學習壓力,他的快樂來自以自己努力獲得成功后的那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就感,這可以激勵他不斷地去嘗試挑戰然后再努力走向成功.但是他也有百分之一的不快樂:1.跟老爸吵架.2.老爸老媽吵架3.沒有過多的書看.這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于是開家庭會議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1.兒子分析:爸爸總喜歡逗我玩,我是一個10歲的大人了,不喜歡爸爸把我當小孩子逗著玩.
爸爸檢討:兒子說的對,跟兒子吵架的原因百分之九十是自己愛逗孩子,百分之十是兒子會任性、有點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發生爭吵.
措施:爸爸改正自己逗孩子的壞習慣,兒子盡量控制自己日益膨脹的各種愿望:買個價值不菲的玩具,去吃肯德基……
2.家庭過日子,總是會有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當我們為一些事情各執己見,互相辯論的時候,兒子其實是緊張的,他總以為我們在吵架,總是會勸我們別吵了,但是問題沒有解決,還是會爭論下去,所以考慮的孩子的情緒,我們在此事上達成共識:不在孩子面前前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3.沒有過多的書看:當兒子說這是不快樂的原因之一時,我既高興又覺得委屈,高興的理由不用多少,委屈呢,是因為自從李逸涵上大班,識字量突飛猛進開始到現在,買書一直可以說是一件有求必應的事情,楊紅櫻系列,沈石溪系列,探險系列,學校推薦的數目也都在購買行列,每次出差都會去書店給他選購,兒子這個不快樂原因可真有些令人頭痛,于是我們就討論了一番,爸媽的觀點是把每一本書讀細、讀透徹再買新書,兒子承認自己有種看到新書就想據為己有的貪婪心理,以后再買書的時候相互中和一下,我們盡量滿足他的要求,他也要把每本書中學到的知識展示給我們,確定確實消化吸收后再提買書的要求.
教育孩子是一件艱巨的任務,我們都不可能所到十全十美,但是我們每個家長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和孩子共同成長,我的觀點不盡然全部正確,但是可以把這些作為話題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孩子自我介紹簡短 篇3
同鄉們各人好!很開心熟悉各人
固然我們都是首次晤面,但我已經如饑似渴想要熟悉每一位同鄉了!
起首讓我先容下本身吧:我叫,你們可以叫我王先生,但我更喜好各人叫我蕓姐姐,任意你們只要不要叫我蕓姨媽就行了。
我來自中國科學院電工研討所,天天打交道的工具是怎樣把我們身邊無所不在卻又轉變莫測的風能變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利用的電能,是不是聽起來很微妙啊!我一開端也是這么以為的,逐步打仗多了才知道無論什么范疇的學問,都是從我們生存中最簡樸的事物和征象開端一步一步積聚和生長起來的。
就像這學期我們要和各人一同進修的《JA環球市場》這門課,同鄉們大概一聽到這個名字就會孕育發生許多疑問:市場是什么?看不見摸不著;環球市場又是什么?我連國還沒出過呢,從小到大就見過那么幾個扳著指頭就能算過來外國人,這離我太迢遙了吧!實在同鄉們不知道,環球市場在我們一樣平常生存中到處可以見到:好比有的男孩子們最鐘愛的耐克籃球鞋,女孩子們喜好的芭比娃娃,我們都喜好吃的.肯得基和麥當勞,這些都可以叫做環球市場。不外環球市場也沒有這么簡樸,它作為一門學科,要牽涉到好比國際執法,人力資本,金融資源等等許多我們不太相識的觀點和道理,我們要相識他們,控制他們,末了要把他們應用到一樣平常生存中去,這便是我們來這里的目標。
同鄉們,拿出你們的熱忱和智慧才智來吧,我們一路進修,一路揭開環球市場的秘密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