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活動總結(精選3篇)
合唱活動總結 篇1
在音樂藝術活動中,聲樂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表現形式。合唱作為聲樂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中小學音樂課內與課外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它能促進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的發展,在學校里進行合唱教學,對于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維的豐富,都有重要的意義。本學期,我校合唱興趣小組的培訓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每周在星期四的下午進行培訓,學生都是興趣十足,也從合唱訓練中得到了系統的、科學的學習和訓練。以下就是對本學期合唱興趣小組培訓的總結。
一、合唱要會“學”
剛接觸合唱的學生都不懂合唱藝術的真正藝術內涵,都以為合唱是大家在一起大聲的唱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合唱是一門多聲部的藝術,兩個聲部或者兩個聲部以上在一起的演唱才叫合唱,所以要讓學生先學真正的學到什么是合唱的藝術。可以采用讓學生聽一些典型的、耳熟能詳的合唱曲,教師再進行詳細講解。
二、合唱要會“唱”
學生認為唱歌就是聽著音樂放聲唱出來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演唱方式不僅對學生的嗓音有破壞作用,對整個合唱隊的合唱效果也起著很大的破壞作用。真正的“唱”是要求每個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音量,大而不咋,小而不沒,能用自己的嗓音條件和技能控制好自己的聲音,學會“唱”,不用“喊”,最終為合唱的整體效果服務。
三、合唱要會“聽”
合唱的過程中不僅要“唱”好,還要培養學生會“聽”好。聆聽在合唱中也很重要,合唱時一門多聲部的聲樂藝術,一個好的合唱隊員除了能唱好自己的聲部以外,還能夠學會聆聽其他聲部的旋律,并與之協和的配合,這就要求學生在聽覺和音準方面得到加強和鞏固,訓練學生的音高。
四、合唱要會“和”
合唱是一種集體藝術,是一種個人服從集體、個性服從共性、集體服從指揮、指揮服從音樂的一個復雜的調節過程,也是一種講究群體的統一音色、協調均衡唱歌的藝術,它要求各個聲部在音準、音色、音量、吐字、情感等方面做到統一、
和諧,所以合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和”,在小學的合唱訓練中,由于小學生的音高等各個方面還沒有完全鞏固,這一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每一位參與合唱的學生共同努力,熏陶每個人在音樂中的素養,學會去追求完美的整體效應,從而達到創造性和紀律性辯證統一的目的。當前合唱藝術的地位在日益增長、影響在日益深刻,它在音樂的文化生活中以一個藝術科學出現,無論從藝術上還是從思想上都正在往更加科學、更加成熟的方面邁進,在學習合唱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讓合唱藝術的魅力之波永遠蕩漾在藝術世界的天空中??
五、本學期合唱興趣小組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訓練,隊員全部是來自三到五年級的同學,共有學生43人,活動12次。現將活動作以下小結:
(一)輔導內容:
結合以前訓練的經驗,我仍然把發聲方法和唱歌技巧作為訓練的重點,進一步加強了識譜和視唱、節奏學習,為避免學生對學習合唱產生倦怠心理,我在做好基本教學的同時,還適當的教學生一些優美的歌曲,在平時的訓練課上讓同學們通過多媒體聽一些合唱歌曲,看一些合唱表演,學習他們的表演的技巧。
(二)出勤情況:
作為輔導教師每次我均能提前到達音樂教室,做好本節課的準備工作,學生也做到了按時到、按時走,身體不舒服能及時向老師請假。活動開始前實行點名制,及時記錄每次學生訓練的出勤情況,
本學期參加活動50名學生在27次活動中均能出滿勤。
(三)管理情況:
為了便于管理,我在每次上課時都能和學生平等對話,讓他們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每次活動時都能保證課堂紀律優秀、訓練時間不浪費、訓練效果良好。除了課堂上做到這些,課外我還要求學生每天堅持練練聲,回憶回憶發聲的方法,大多數學生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因此,在合唱訓練的管理上比較輕松、有效。
(三)學習成效:
通過幾個多月的訓練,學生知道了唱歌時“聲音要往眉心送,口腔、牙關要打開,高音用輕聲,咬字吐字要清晰,唱歌要用心有感情”等方法。
上學期學生學會了五首歌曲,分別是《綠旋風》、《鄉間的小路》、《同一首歌》及合唱曲《紅蜻蜓》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本學期我們鞏固了這些歌曲,同時繼續學習了合唱《愛我中華》、《說唱臉譜》和《小蘋果》。
趙麗
20xx年1月5日
合唱活動總結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合唱興趣小組的成員來自四至六年級,小學生在音樂修養還比較差聲音的性起來比較有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制定與學生的審美能力相符的歌曲。在這個學期能基本統一學生的聲音,提高他們的音色及樂感。
二、活動措施:
1、基本功訓練
教給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訓練學生聲音的高位置,讓學生區分出大本嗓和藝術嗓的區別。
2、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
通過學習藝術歌曲,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其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能夠辨別什么樣的音樂是好的,什么音樂是不好的,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3、擴大知識范圍開闊眼界
定期給學生欣賞中外合唱的名曲,以及名師的講解,開闊學生的眼界。
三、訓練方法:
訓練為了提高,提高為了表現;訓練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礎在于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于提高個人的基本功,為了鞏固中聲區,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做到合唱聲音上的諧調,平衡統一,必須進行一些必要的集體訓練。然后再逐步過度到音準、節奏,擴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變化等方面的訓練。
1、聲音的訓練
(1)呼吸。
(2)聲音位置
(3)直聲訓練
2、音準訓練
音準是音樂表現的基礎,好的音準來源于基礎訓練。
多聲部合唱的音準訓練較為復雜。
3、尋找共鳴位置擴大音域的具體措施。
(1)胸音訓練
(2)頭音訓練
4、節奏訓練
音樂是在時間中展示的藝術,節奏是它的組成部分和主導因素,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
5、咬字與吐字的訓練
以字帶聲,以情帶聲,字正腔圓是我國民族傳統的唱法。它講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通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在音色、音準、聲音的控制以及演唱的姿勢、技巧都有明顯的進步。本學期我校合唱團排練了《在銀色的月光下》(二聲部)以及校歌《這里有愛和陽光》(三聲部),并參加了倉山區中小學生合唱比賽,榮獲B組二等獎,是對本學期合唱訓練成果的最大肯定,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
合唱活動總結 篇3
這個學期,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合作和努力,合唱隊員們在老師正確方法的指導下,通過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的訓練,隊員們都能用和諧、優美、具有感染力的聲音的來進行演唱、合唱。在訓練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挑選隊員、劃分聲部
選好隊員后根據隊員的音色特點,將高音區發聲輕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實的兒童劃分為童聲高聲部,將高音區發聲緊張、吃力,而低音區發聲堅實、寬厚自然的兒童劃分為低音部。另外還及時根據隊員的身高體形整理了隊行的排列和聲部的安排,工作可以說是緊鑼密鼓的進行。這樣的操作為下一步的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合唱訓練中我們一般采用視唱法,指導隊員分聲部先后作識譜練習,要求音高準確、節奏準確。每次練唱都用較慢速度,力求連貫、完整。識譜練唱方式講究多種多樣,避免單調乏味而致學生疲勞。演唱時不急于填詞,先要求學生將兩個聲部都唱會,然后進行聲部練習。各聲部的旋律掌握后,才進入填詞演唱階段。
三、歌曲的藝術處理
隊員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為了更好地表現它的內容,我們及時的作了藝術處理。經過處理合唱隊各聲部本身聲音的整齊、統一。聲部與聲部相互結合時聲音和諧,恰當的表現了歌曲的風格和特點,每個隊員都能自覺地按照作品規定的速度、力度與表情歌唱。
我們在合唱訓練中堅持不單是要讓學生唱會一個聲部或唱會一首歌,而是要通過合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和聲聽覺,發展和聲思維,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學生要將所有聲部的旋律都掌握,讓學生在各個聲部都相互了解其藝術要求的前提下,能調節自身的音量和速度,達到聲音和諧的效果。
總之,經過老師和隊員的努力、合作,合唱隊的訓練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在今年的港北區第四屆青少年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中,合唱隊員合唱的歌曲《讓我飛》獲得了特等獎的好成績,在場的領導、老師和同學們聽后給予很高評價。
在下個階段的訓練工作里,我們將會投入更大的熱情,把合唱隊的訓練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隊的水準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積極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有表情地歌唱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以發展更多的隊員,壯大我們的合唱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