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計劃書范文1500字(通用3篇)
考研計劃書范文1500字 篇1
曾幾何時,寒假,對于我們廣大的考生來說,是一個充滿節(jié)日氣息、極其放松的時期。這段時間,大家走親訪友、辭舊迎新,沒有學校學業(yè)的壓力,在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里盡情地舒展自己。但是,20xx年寒假,因為你的這個影響一生的決定——考研,注定會不同尋常。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作為考研大軍的“預備役”,要想在20xx年的考研大戰(zhàn)中,勝利決出,這個寒假就必須合理地利用起來,科學地進行規(guī)劃。
就政治這門課程的復習來講,可能多數考生存在一定的理解誤區(qū)。大家常常從上屆師兄師姐那里得到經驗:政治是門記憶性的學科,提前復習,之后也是會遺忘的,不如等到考前兩三個月再開始復習。縱觀近幾年全國考生的政治平均得分,就可以了解到在政治這門課程上,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僅靠考前突擊,是行不通的,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提前著手準備。老師根據政治“五輪四階”框架復習方法,對大家寒假期間的政治復習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以綱為綱,兼做配套1600題
大綱解析是最權威的備考用書,客觀題的出題知識點、范圍和答案,甚至包括主觀題的標準答案的原話,都能夠在大綱解析中找到。一般在大綱解析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是不會考的(排除時政),比大綱解析更難的內容也是不必要掌握的。一般而言,大綱解析每年變化不會太大,今年可能會由于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的召開,作出相應修改,但是這主要會體現在毛中特上面,其他部分變化應該不大。所以在寒假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使用上一年,也就是20xx年的大綱解析進行備考,理清政治各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對知識能夠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把握。另外,看知識點的同時建議使用大綱配套1600題,做相關的習題,以便于鞏固知識、深化理解、發(fā)現缺失。
第二,抓住特點,步步為營
根據以往大綱的精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要考查的是原理、方法論和意義這三個方面的知識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主要是圍繞觀點、依據和意義來命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所要涉及到的考點主要是史實、觀點、原因、意義;形勢與政策,主要考查當年從1月份到12月份的國內外重大社會實事;法律基礎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側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方面進行考查,內容涉及到國家與民族、社會、個人與家庭,并且輔修一些法律常識。相比較而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部分,由于在考研政治分值中所占比重較大,同時也是理解考研政治中其它科目的基礎;另外哲學相對于政治中的其它科目來講,理解性較強,需要理解理論,進一步用理論來解釋身邊的現象,不是單純記憶就可以的,所以要提前學習,以理解為主,輔之于記憶。否則,如此多的相近相似的概念和特征必然會產生混淆,反而事倍功半,效果不佳。故馬原會成為整個寒假,我們復習的重中之重。
第三,以框為綱,高效復習
根據跨考教育“五輪四階”教學方法,在寒假階段,對于馬原的復習,除了全面鋪開了解基本知識點,還要加強對框架結構的理解和把握。這種提綱挈領似的學習方式,可以使我們在枯燥的考研政治復習中具有較高的效率。當我們把知識框架和層次結構梳理清楚時,散亂的知識點就會變得清晰、系統、有條理。如何來進行梳理呢?以下我們將以哲學中一個最根本最有用的原理——“哲學基本問題的原理”為例來進行分析說明。我們知道“哲學基本問題原理”既是貫穿于整個哲學體系的理論線索,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的解題方法。
這個原理在唯物論當中表現為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以及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在辯證法中則體現為唯物辯證法和唯心辯證法的對立;主觀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的關系問題。在認識論中表現為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在唯物史觀則突出地表現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并進一步表現為政治上層建筑和有關意識形態(tài)的原理。具體體現在第六章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的原理,或者說由這兩個原理構成的兩條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的基本規(guī)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如果大家在寒假復習期間能夠把這條線索理清、吃透,對整個馬哲的理解將會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也便于以后對各個原理的識記。
另外,對于20xx年的考生來說,由于我們政治的形勢與政策部分會考20xx年1月到20xx年12月的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在復習之余,多關注一下時政,比如聽聽新聞,看看報紙,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拓寬視野,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政治時事部分做一個全年的積累,以減輕后期的復習負擔。我們比較推薦的時政信息源包括《南方周末》、《半月談》等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此希望廣大的20xx年考生能夠充實、合理地利用好這個寒假,為自己即將開始的考研之路添磚加瓦!要相信,人生的改變會從你決心行動的那一刻開始!
考研計劃書范文1500字 篇2
一、內容方面:
1.考研英語閱讀理解方面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該怎么復習,之前可能同學們一直堅持著每天做兩篇或者四篇閱讀理解,最后一個月還需要堅持么?這個量和節(jié)奏該怎么把控?
答:閱讀還是要堅持做的,在考試之前的日子里一定要讓自己保持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和閱讀習慣這也是我在文都課堂上一直強調的。建議每次做四篇(這是最接近考試狀況的),這個工作可以分兩天完成:第一天做題(每篇文章做題時間不要超過16分鐘)、核對答案、整理不會的單詞和短語并且記憶;第二天重讀文章把握文章的宏觀結構明確文章的主旨,除此之外進行題目分析,做題不單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要找到正確選項的根據還要知道干擾選項是如何設計的。這個工作每天大概需要你兩個小時,可以放在每天下午進行,為真正的考試調整好自己的生物鐘(考研英語的考試時間就安排在下午)。
2.考研英語寫作方面
(1)對于考研英語寫作的大作文和小作文,老師分別能給出些建議嗎?在最后一個月,同學們應該怎樣安排復習的節(jié)奏呢?是需要一天一練還是一周一練呢?
答:現在開始作文要堅持一天寫一篇,第一天寫小作文第二天寫大作文這樣輪著來。這個階段的作文就是最重要的實踐階段,不只是在大腦中想一定要落實到紙面上否則考試的時候大腦當中就是一片空白,就算記得一星半點也會遭遇語法錯誤、單詞拿不準的尷尬,每天練習才能真正避免眼高手低。
(2)現在很多同學都會傾向考研英語作文的模板,很多同學不惜每天花大量時間來背作文模板,對此老師怎么看待呢?
答:與其背不如理解,從語法的角度分析理解所謂的模板,會用了模板還不會受模板所限能更靈活地運用語言。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以用“改寫”的方法加以練習,把一個句子用不同的句式或詞語進行表達。比如:把主動改成被動、把“主謂賓”結構換成“there be”句型、把從句改成含非謂語動詞的簡單句、把陳述句改寫成強調句或者倒裝句等。這一個月的時間同學們如果能用這種方法練習的話一定會在作文方面有一個飛躍。
(3)如何理性面對考研英語寫作的押題?臨近考試,市面上會出現很多作文押題,尤其對于考英語一的同學來說,他們會更關注大作文的押題,對于這個現象,老師怎么看待呢?
答:年年題相似,歲歲人不同。作文押題的范圍從來都沒有變過:校園生活類、社會焦點類、人際交往類、道德價值類。只要清楚了這個范圍作為押題就不會有那么神秘了,所以不要迷信押題不要太當回事,就當是寫作的一次練筆就可以了,但是絕不可以,平時從不動筆寫作文,就只是臨考試前背一下押題作文,靠此得高分的幾率是很低的,作文押題跟多是起到一個心理安慰的作用,年年的英語高分者絕不是拜作文押題所賜。
3.考研英語翻譯
考研英語翻譯一直是很多同學頭痛的地方,老師可否講一講考研英語翻譯的評分方式,是采點給分?還是句子通順了給分?對此同學們應該做怎樣的準備呢?
答:翻譯是踩點給分,主要的點是:句子主干、從句、非謂語動詞而倒裝和虛擬都是在句子主干和從句當中體現出來的所以前三者為主。如果考試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單詞千萬不要因為某個單詞而放棄全部句子,翻譯出句子主干、從句或者非謂語動詞都會得到相應的分數,通俗點說就是盡可能在忠實原文的情況下多寫。對于這一部分備戰(zhàn)而言一定要把句子主干、從句、非謂語動詞的語法弄通,這是一切翻譯工作的前提條件。
4.詞匯
很多同學糾結,還剩一個月就考試了,還有沒有必備背單詞,又該背哪些單詞呢?
答:這一段時間一樣要保持起床之后和睡覺之前的常規(guī)單詞記憶,除此之外重點對待的是每天做真題中所遇到的不會或不熟的單詞短語,用一個本子把他們整理出來記憶,這些單詞或者是短語就是這一個月重點要記得的單詞。
二、真題應該怎樣應用
1.對于考研英語一的同學來講,最后一個月同學們應該怎樣利用手頭的真題呢?市面上有很多預測卷,同學是否也該做一些預測題呢?
2.對于考研英語二的同學而言,真題只有幾套,對此,老師給出怎樣的復習建議呢?是否該利用最后一個月再練習考研英語一的真題呢?
答:對于真題的使用無論是英語(一)還是英語(二)都是一樣的。對于真題的利用很多同學就停留在“做”的層面上,所以真題的價值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是每一個教學工作者都能體會到的。真題要反復去利用:十年真題保證每一篇文章中沒有生詞和不認識的短語,就可以精確地把握考研核心高頻詞匯;保證每一個句子沒有語法問題都能理解,就可以寫出像本族語者一樣地道的作文;保證知道每一個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都是怎么設計的,就不會再有閱讀時的百般糾結。無需很多十年真題足以!文都有兩本關于歷年真題的圖書,質量都非常高,真題利用完之后有時間的情況下可以做做模擬題文都何凱文老師主編的《絕對考場最后六套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廣大考研學子中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讓自己保持在做題的狀態(tài),但絕不可把模擬當成重心。
三、心態(tài)方面
1.對于現在復習情況比較理想的同學們來說,他們的心情往往事誠惶誠恐的,擔心考試那天的狀態(tài)是否會和現在一樣。對此,老師怎么看?
2.對于那些現在緊張得像熱鍋上螞蟻一樣的朋友來說,現在該怎么處理呢?
答:這兩個問題可以合在一起看。考試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考察,同時也是對心理的考察。考場上的“氣定神閑”才是正常水平發(fā)揮的保障,一定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說現在雖然距離考試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們還是應該按部就班地做真題就可以了,緊張解決不了問題,只有思行合一才能保證最后的成功。
四、時間計劃方面
1.臨近考試,各科復習都非常重要,老師覺得同學們應當怎樣安排自己的考研英語復習時間?比如每天復習的時間段,零散得復習方式更有效率,還是集中復習更有效果呢?復習的時間現在是否應該調整到和考試的時間保持一致呢?
答:復習時間是一定要調整打到和考試的時間保持一致,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比較容易進入狀態(tài)!至于具體要分配出多長時間給英語就要因人而異。
2.對于考研英語沖刺復習,老師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嗎?
答:同學們要調整好心態(tài),就像我在文都課堂上和大家說的一樣,不要慌按部就班備考,相信大家都能答出好成績。
考研計劃書范文1500字 篇3
準備歷史考研的同學,是不是已經開始記憶知識點了。古今中外歷史浩瀚繁雜,因為掌握有效的復習規(guī)劃更加重要。
一、注意復習順序
歷史學是一門十分重視時間和順序的學科,歷史就是各個時代的依次交替,前后相承,又不斷損益的結果。歷史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要看清楚來龍去脈,必須追本溯源。
提醒考生要按照歷史的先后順序復習:古代史-近現代史、中國史-世界史,這樣既能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又便于聯系記憶。
按照《歷史學基礎考試大綱》的要求,試卷考查內容主要包括四大科目,這四大科目及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別是:中國古代史約30%、中國近現代史約20%、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約20%、世界近現代史約30%。
有些同學在復習世界史的過程中,先挑分值比重較大的世界近現代史來看,然后再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在基礎階段,這種復習順序是大忌。
二、參照大綱,把握框架
相對于世界古代史而言,世界近代史的脈絡并不是十分的明晰,相反會讓人感覺有些亂,無法理出一個大概的思路。更夸張的是,幾乎每本參考書都是按照各自的線索串聯,每本書的內容都不同,這也更增加了理出大概知識框架的難度。因此,建議大家最好根據大綱所列的框架來記。
在熟悉框架的基礎上再往里面套具體的知識點,并結合參考書進行復習。8月份結束世界通史開始復習中國史的同學,可能會覺得中國古代史的框架要比世界近現代史的框架明了一些。
就中國古代史而言,其順序無外乎就是"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金遼-元-明清"。無論是復習世界史還是中國史,掌握的要領都是不變的。首先要有一個總體的框架,然后再逐步理解,這樣有了總體的概念和宏觀的把握,回答問題時也不容易被困于一個有限的范圍。
三、從各個角度把握史實關系
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縱向聯系,縱向聯系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來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系,從而探索歷史發(fā)展趨勢。也就是說是相關知識點的.發(fā)展脈絡。
比如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演變,皇權與相權之爭,國際關系體系的演變,工業(yè)革命等。如20xx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xx年考查了19世紀以后全球民族國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的發(fā)展脈絡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橫向聯系就是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地區(qū)出現的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比分析;或者是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進行有機的聯系和綜合。
比如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現了改革運動等等,通過這種橫向的聯系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把握了歷史的宏觀面貌,20xx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中國的影響。
一對一專業(yè)課,雙十二約惠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