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同課異構心得體會(通用3篇)
數學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9月22日,作為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我有機會參加這次臨沭縣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感到十分的榮幸,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靈動的課堂,精彩的互動,智慧的語言,高超的調控能力,嫻熟的教學技藝以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知識視野,數學素養,創新思想,人格魅力,無不沖擊著我的思想和心靈,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的扎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了我心靈深深的震撼。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例如:王海燕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這樣學生們會非常樂意參與這項活動,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欲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學生。
在這五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總之在本次學習中每一位老師的課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創新的教學方法,對細節巧妙的處理,還有課堂的真實性都是需要我去慢慢研究和學習的。感謝執教的老師和領導,是你們讓我的視野更寬廣,思想更進步!
數學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幸參加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后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并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四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為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非常感謝能有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將會將學習的知識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
數學同課異構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在學校教導處的安排下,我參加了以北關小學為學區長的“大學去區同課異構”活動。我們高年級數學講的是五年級數學數學課“長方體的體積”一課,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每位參與的老師也都按自己的設計進行了教學,同時又去觀摩別的老師的教學。這次聽課為老師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體現了教學相長。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用情境去吸引學生,用激情去感染學生。
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教學中,老師們合理創設一些比賽、故事等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年輕的教師用自己的激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盡管面對的是陌生的小學生,學生也被老師的熱情所感染,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
第二、普普通通的常態課,追求的是自然生成。
縱觀幾節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華麗的外表——精美的課件,但在教學中同樣達到了預期目的。在同學們的擺一擺、看一看、數一數、想一想中,學生動手擺、用眼看、動腦想、用口說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掌握了長方體提及的計算公式。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
第三、抓實效,不走形式。
看著年輕的同伴,想起曾經年輕的自己,也曾走過和他們一樣的路。每當有人聽課,就想著怎么樣形式新穎,給人以新鮮。二十多年的教學使我覺得課堂一定要自然生成,重在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領會方法,去學會思考,學會學習,這才是數學學習的根本之所在呀!講一個花費很長時間卻不知道與本節課內容有何關系的故事不如不講,拋掉學生年齡以及個性特點再去設計所謂吸引學生眼球的情境不如不要。
我一共聽了兩節課,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多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鑒。我會把他們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這也是我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最大的收獲。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其他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設計出最大限度高效的課堂,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