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調查報告(精選6篇)
中藥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背景、意義:
我國西藥市場的發展勢頭銳不可當,很久以前就聽說有人提議廢除中醫,而且還是科學界的人提出來的,并且有不少人附和。西醫在外科手術方面的長足發展,以及在急救技術上的各種手段,是中醫無法也不需要替代的。雖然中醫不具備成熟的痊愈技術,但是相較于西醫,中醫有更完整地理論基礎,也有更大的機會發展出解決方案。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一代都傾向于西醫,很少有人會想起中醫這個古老的詞。作為中國的寶貴財富,中醫具有不可磨滅的現實意義,而且的潛在供給能力很大。
大學校園的中醫普及率很低,與西醫根本是無法比較的,無疑,大學生市場是一個重要的市場極具戰略性的市場,而對大學生的中醫調查報告也能夠比較有代表性地反映大學生這個消費群對中醫的態度,同時,中醫也能從中對自己今后的發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在廣大學生當中展開調查。我們除了通過絡對大學新生進行抽樣調查(獲得調查問卷52份,有效問卷52份),還對個別人進行了面對面的個人訪談以及現場問卷調查。
三、調查報告結果分析:
1、優勢:
a副作用較少,和西藥相比更溫和,對人體機能沖擊性較小,而且強調因人而異,通過望聞問切的診療方式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藥方,更為對癥。
b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在中國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為廣大人民所熟悉、接受。
c中醫博大精深,涵蓋了多種技術與治療方式,例如針灸、拔火罐等,可選擇性強,有助于日常的保健性治療。
2、劣勢:
a傳統中藥需要煎煮后服用,過程較為繁瑣耗時,對于生活節奏快的都市人來說不太適合。
b中藥多由草藥制成,性味苦澀,服用時較難入口。
c起效較慢。
d診療方式由古代的靜脈學說發展而來,現代科學較難驗證。
3、威脅:
a西醫醫學運用現代先進科學診療手段,國際認可度高,根據性強。
b西藥藥性強,起效快,易見成效。
c西藥服用方便,而且較傳統中藥容易入口。
4、機會:
a,中醫藥是中國民族的醫學瑰寶,發展中醫藥是國家未來經濟發展和出口創匯的需要。
b隨著健康觀念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越來越顯示出獨特的優勢,許多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在開始應用傳統醫藥。
四、市場細分及市場定位:
。ㄒ唬、市場細分:
由上述分析及結論,我們根據參與調查的'人員的年齡分布,分成了三個部分:
1、年輕人:
年齡在20歲以下的人歸為年輕人一列,在問卷調查中,這個年齡段的人參與的最多,中醫也不夠了解,在生病的時候大多數會選擇西醫這種見效快的方法,所以中醫對他們來說比較陌生,還由于口味苦、氣味濃等種種原因,即使知道中醫療效好也對它敬而遠之了。
年齡在25到45歲的人歸為了青年一列,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多都是白領,平日對保健養生也有較高要求,加上美容、瘦身,中醫調理等,許多人都愿意選擇副作用小的中醫方法,例如針灸、調理等。
3、中年:
年齡在45~60的人歸為了中年一列,他們十分注重對身體的保養、調理等,也逐漸關注高血壓、脂肪肝等身體疾病,時常關注中醫的講座。所以,他們當中也有大部分人會選擇中醫來調理,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人接觸中醫比年輕人早且深入,所以對中醫的信任也比較高。
五、建議:
1、將中醫納入醫改。
在西藥越來越普及方便的情況下,中醫藥要想發展,免不了國家的支持。將中醫納入醫改,足以證明國家對中醫的重視,提升了中醫藥的戰略性地位,為中醫藥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2、加大對中醫藥的宣傳。
從調查問卷中可看出,大家對中醫藥是抱著比較信任的態度的?墒菫楹沃嗅t藥在我國卻普及不了,我想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中醫藥的宣傳力度不大。中醫藥是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包含了中國謙和的文化,但這在現代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是不適合的。
(1)校園宣傳,從學生抓起。
學生不久之后將成為社會上的消費主體,而且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底蘊,對于作為中華五千年歷史沉淀之一的中醫文化也是具有極濃厚的興趣。應該多在高中、大學多開一些相關講座,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也為中醫藥做了一個宣傳。
(2)社會宣傳,鼓勵全民學習中醫藥。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群體,包括高考落榜青年,在乎養生的白領一族及退休老年人酷愛中醫理論,自專中醫理論,國家應盡量鼓勵他們,為他們提供相關政策,這樣懂中醫理論的人多了,形成社會風氣,中醫藥也就發展起來了。
3、抓住中醫的特色,提升民族自尊心。
中醫與西醫具有極其大的區別。中醫用“望聞問切”,望聞問切得出的是五臟六腑的興衰,是對身體的一個宏觀上的結論。西醫抓住的是某個細節,西藥避免不了的是副作用,而且只能起到短暫的作用。而中醫藥,雖然味苦難剪,但不含化學物質,溫和調理,不傷身,雖然起效慢,但經過一系列療程,能夠病到根除。
充分開發藥材,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既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又可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達到強縣富民的目的。盡管我縣中藥材產業開發起步慢、基礎差,但也擁有許多發展優勢和機遇,只要我們找準優勢,搶抓機遇,因勢利導,加快發展,完全可能把它培育成一大重要的支柱產業。
一、我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優勢分析
一是野生十分豐富。中藥材在我縣境內廣為分布。據1984年全縣中藥材普查結果顯示,全縣共有1082種中藥材,分屬253科,其中植物類藥材950種,動物類124種,礦物類8種。但全縣開發利用的中藥材只有30種左右,僅占中藥材種類的3%,全縣理論年采藥量可達1000噸左右,實際采藥量僅占10%左右,大量的中藥材任其自生自滅,浪費非常嚴重。
二是自然環境十分優越。我縣位于湘西南邊陲,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6度,全年無霜期301天,年均降雨量1264.5毫米。境內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發展中藥材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特別是全縣森林總面積達248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2.8%,是野生中藥材生長的最佳地方。由于我縣氣候獨特,出產的中藥材品質較好。據懷化正好制藥有限公司反映,該公司從會同收購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高,而從江西等地收購紫珠加工的浸膏正品率低。
中藥調查報告 篇2
中藥是我國醫藥瑰寶其學說具有獨特的理論體制。運用中藥飲片是中醫在診療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別是中藥飲片在中醫的治療、康復保健中占有了較大的比重。是否能夠利用其成分多樣、毒性低、療效確切的特點,充分發揮其在預防、治療保健方面的作用,造福人類關鍵在于提高人們對中醫中藥的認識,保證中藥飲片品質,保證其在治療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中藥飲片在基層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良好的市場進步空間,但在經營、運用等環節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我參加了對全縣重點涉藥單位的檢查,對經營、運用中藥飲片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基本了解了現在縣中藥飲片的經營狀況、存在問題。
一、全區中藥飲片市場基本情況
安定區轄區內有18個鄉鎮,共有涉藥單位近400余家,此次調研涉及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使用單位76家,其中:中藥飲片生產企業1家(藥業有限公司);醫療機構57家,包括縣級醫療機構3家(市醫院、市中醫院、區縣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18家,村級衛生所、個體診所31家;藥品零售企業18家。各涉藥單位購進中藥飲片的渠道主要有:一是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原料主要從河北安國和安徽亳州購進,在全區銷售范圍較廣,約占70%,;二是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機構醫院及部分零售企業主要從當地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藥品批發企業購進,約占75%;三是部分個體診所不能說明其購進來源,約占5%。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各涉藥單位購進中藥飲片的價格、質量差別較大。
在公立醫療機構及中藥飲片批發企業的中藥飲片價格較部分零售藥店及村級衛生所偏高;在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機構及中藥飲片批發企業基本不存在中藥飲片以次充好、等級混淆、摻假等現象,但在部分零售藥店及村級衛生所存在中藥飲品非藥用部分未去凈(金銀花混有葉片),中藥飲片中含有一定量的砂土、碎末(柴胡、丹參存有砂粒、碎末)等現象。
。ǘB護措施不到位,儲存條件差。
由于中藥飲片來源廣泛、成分復雜、品種繁多、性味各異,有的怕熱,有的怕光,有的怕濕,應根據各種飲片特性妥善養護。中藥飲片批發企業及中藥飲片零售企業能夠做到按規定分類擺放,且具備防塵、防蟲、防潮、防鼠等設施,但存在養護措施執行不到位,不能認真填寫養護記錄。多數村級衛生所及個體診所只是將飲片用塑料袋包裝封口甚至不封口擺放在貨架上,也不分類存放,無防塵、防蟲、防潮、防鼠、通風和溫濕度監測調節設備設施,導致飲片霉變、蟲蛀,飲片質量降低,如柏子仁泛油、炙冬花霉變等。
。ㄈ┲兴庯嬈瑯撕灢灰幏丁
在村級衛生所飲片標簽填寫缺項情況比較普遍,有些飲片包裝上的標簽竟然是銷售商自行填制的。飲片一旦拆包零售,便無從知道其來源,這使得假劣中藥飲片有了可乘之機,這也是藥監部門監管難點。
。ㄋ模┲兴庯嬈洜I人員,特別是質量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多數經營中藥飲片人員藥學專業知識缺乏,對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把握;雖經過藥監部門培訓,但對中藥飲片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知識仍較缺乏,不自覺的會出現一些違規行為,調研中發現普遍存在購進驗收把關不嚴,購進驗收記錄內容不完整、項目不齊全,驗收時未能對購進的中藥飲片質量和包裝、標簽、合格證等相關證明文件進行逐一檢查、記錄;一些銷售人員與經營企業為臨時聘用關系,一旦發生質量糾紛或銷售行為出現違規時,銷售人員與藥品經營企業之間會出現相互推諉。
。ㄎ澹┯^念存在誤區,藥品不良反應被人為忽視。
由于在人們的意識中普遍存在中藥源于天然、安全無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少的傳統觀念,錯誤地認為中藥既能有病治病,又能無病強身,易造成盲目濫用中藥現象。各涉藥單位對中藥不良反應的重要性普遍認識不足,導致全縣至今尚無1例中藥不良反應病例上報,不利于中藥飲片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開展。
三、中藥飲片監管對策
。ㄒ唬┮訌娭兴庯嬈瑥臉I人員教育培訓。
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把培養專業型中藥從業人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落實。由藥學會開展中藥學、中藥鑒定、中藥炮制、中藥調劑等理論知識的“應知”培訓,并且組織中藥飲片質量講評、炮制操作演練等活動來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中藥飲片質量驗收、真偽鑒別、儲存養護等實際操作技能的“應會”能力。由藥監部門對從業人員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高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的重要性的認識,使涉及中藥飲片相關的法律、法規,逐步深入人心,變被動執行為自覺遵守。
。ǘ┘訌娭兴庯嬈O管,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加強對藥品經營企業的GSP管理及推進醫療機構的規范化藥房建設。規范中藥飲片購進渠道,規范標簽管理,明確“身份”,以保證其來源可靠、質量可控;加強對供貨單位資質的審核,規范購進記錄;對于批發企業要在規范購銷記錄的同時,強調養護措施,并建立檔案,儲存條件必須改善,確保養護措施執行到位;處方審核、調配、復核要配備中藥師以上技術職稱或執業中藥師資格人員;藥監部門要建立問題中藥飲片銷售情況檢查制度,詳細核查有問題中藥飲片的購進與售出數量及去向。
。ㄈ⿲⒅兴庯嬈|量與藥品經營企業誠信建設想結合。
運用技術監督的手段加強對可疑中藥飲片質量的抽查、檢驗;對制售假劣中藥飲片行為依法給予嚴厲打擊,并將其行為記錄到“質量信用檔案”,定期通過媒體進行曝光。
。ㄋ模┘訌娭兴庯嬈涣挤磻O測工作的培訓和宣傳。
對藥品監管人員、涉藥單位的從業人員開展中藥飲片不良反應監測知識和最新不良反應動態的培訓,使藥品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熟悉和掌握中藥飲片不良反應的相關知識。通過媒體開設專欄、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改變中藥飲片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現狀,從而形成重視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的良好氛圍。
中藥調查報告 篇3
目的:調查藥品說明書格式項目,考察藥品說明書存在問題。方法 隨機抽查我院使用的中藥說明書70份與11種進口或合資藥品說明書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在70種中藥說明書中,注明主要成分的有66份,占94.3%;注明藥理作用的有20份,占28.6%;注明不良反應的有16份,占22.86%;注明注意事項的有45份,占64.3 %;注明藥物相互作用的有15份,占21.4%;而11份進口或合資藥品說明書的情況比較令人滿意。結論 中藥說明書的完善和提高需要藥品監管部門和中藥生產企業的共同努力,把藥品的安全放在首位,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藥品說明書是藥品信息的重要來源,是指導醫藥人員和患者合理用藥的科學依據和指南,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應,因此其內容應完整、嚴謹。一份質量高的藥品說明書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1]。部分中藥生產廠家在說明書上有些項目標注不清或根本不標注,這都是醫藥道德不端正和法律意識淡漠的表現。為此筆者對70份中藥說明書和11種進口或合資企業藥品說明書的.有關項目及內容簡介作了如下隨機調查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根據《藥品說明書標簽管理規定》和《中藥、天然藥物、處方藥說明書格式》的相關要求,對我院藥房70種中藥說明書和11種進口或合資企業藥品說明書進行比較分析。
2 討論
2.1 藥理作用
此項提供的是藥物的臨床藥理和藥物對人體作用的相關信息,是臨床對癥治療、合理用藥的重要依據。在調查中發現,中藥說明書對藥理作用的敘述過于簡單,而進口藥品說明書則對藥理作用的敘述比較詳細。這表明相當部分廠家對此不夠重視。
2.2 功能與主治
藥物的作用和適用范圍應實事求是,符合中醫理論,不應加入現代藥理內容,但有部分藥品說明書此項出現“改善微循環”、“抗炎”、“降糖”等現代藥理語言,同時說明書說得比較模糊,不利于藥物的正確使用。
2.3 用法與用量
藥品說明書應根據患者的體質和老、幼等情況分別說明給藥方法及常用劑量,不宜用“小兒酌減或遵醫囑”等語言,使患者無所適從,可以增加兒童劑量換算表。用法上應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為患者提供更為詳細、明確的信息,如大多數中成藥宜用溫開水送服或沖服,補腎藥可用淡鹽水送服,活血類中藥可用溫黃酒送服[2]。
3.4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包括毒副作用、過敏反應等,需要重點交代清楚。長期以來,中藥被認為是安全可靠的藥物,出現長期服用,非處方用藥及不辨證用藥的情況,但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發現中藥制劑并非絕對安全,服用中藥引起不良反應的病例逐年增多,有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甚至很嚴重,這些應在說明書中如實紀錄。當患者服藥后出現異常表現時,醫生能夠判斷是否由于不良反應所致,以便及時處理[4]。
2.5 藥物相互作用
近年來,臨床上嘗試將中藥與西藥配伍使用,配方合理確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配方不合理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甚至中毒。但相當一部分企業對此沒有作出說明[3]。
3 調查建議
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規范和統一中藥說明書起草和評審標準,藥品說明書是指導醫師臨床用藥和患者自我保健、治療的依據,它的科學規范與否直接影響患者的用藥安全,是具有法律意義的文書,格式必須規范、統一,內容必須科學、真實。
中藥調查報告 篇4
開發利用現狀:黃連是地道的傳統中藥材,具有消炎、消毒、殺菌之功能。近年研究發現其還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新功能。因而,開發黃連系列傳統產品、心血管類新藥、抗菌類新藥;黃連日化產品、特種化妝品;動物熱應急、豬冬痢疾及無名高熱的中獸藥;提取黃連素等市場前景看好。
資源評價:
1、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
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及時整理匯總;對樣方的測定數據進行整理。
黃柏樣方調查表
故總株樹:50棵
平均直徑= 1087/50 ≈ 21.7(cm)
其中大于平均值有27棵,超過總株數一半。平均高度= 326/50 ≈ 6.5(m)
其中大于平均值有25棵,剛好等于總株數一半。
杜仲樣方調查表
故總株樹:14棵
平均直徑= 683/14 ≈ 48.8(cm)
其中大于平均值有7棵,剛好等于總株數一半。平均高度=465/14 ≈ 33.2(m)
其中大于平均值有6棵,少于總株數一半。
厚樸樣方調查表
故總株樹:36棵
平均年齡= 99/36≈ 2.75(年)
其中大于平均值有16棵,少于總株數的一半。
黃連樣方調查表
平均顆數= 179/3 ≈ 60
樣方中兩年生黃連總株數:185顆平均顆數= 185/3 ≈ 62
樣方中三年生黃連總株數:129顆平均顆數= 129/3 ≈ 43 2、中藥資源的質量評價 評價方法:
經驗判斷法(主觀,誤差大)
極限條件法(評價結果趨向于偏低,方法簡單)定量評價法(綜合多種因素,數學分析手段)故用定量評價法對三木藥材質量進行評價較好
根據中藥資源效益評價三方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對以上藥
材進行評價。
中藥效益評價表
總結:當地藥材資源種類多,蘊藏量較大。野生藥用植物具備一定的更新能力,而栽培藥用植物更新能力不夠強?傮w來說,該地藥用植物質量好。
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
杜仲
開發現狀:杜仲在我國的`開發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對其利用已從單純的采皮藥用,發展到利用葉和杜仲膠來開發新產品。
資源動態:杜仲的野生資源不斷遭受嚴重破壞,人工培植的杜仲資源豐富,而且在杜仲應用的某些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資源的發展:以葉為原料開發多種杜仲茶,保健美容化妝品;以杜仲膠為原料除用作補牙材料、海底電纜以及醫用、體育等外,還可用于形狀記憶(如異型管接頭、溫控開關、多芯電纜接頭等)、醫用器材、雷達密封材料等許多方面。合理開發與可持續利用:杜仲資源可持續利用應在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建議人工封山育林,利用低丘陵殘次林地栽培杜仲,在短時間內形成一定規模的杜仲林。建立杜仲綜合利用產業體系,發揮杜仲膠、現代中藥等綜合效益。以杜仲膠高彈性體突破推動的杜仲膠系列新材料開發與杜仲活性有效成分再利用,可以構成一條完整的杜仲資源綜合利用開發的高科技產業鏈。杜仲產業今后的發展路徑是通過矮株化、果園化大面積種植,大幅度降低提膠成本,以及醫藥、保健、杜仲膠應用等綜合利用,才能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厚樸
開發現狀:厚樸作為植物藥物資源和食品資源已得到了認可,其提取物作為中成藥、食品、飲料的組方或添加劑是該種植物的主要利用方式。
資源動態:目前,雖然厚樸的人工栽培面積大,資源分布較廣,但由于其生長速度慢、更新時間長,加上社會需求量大,因此目前市場供應日趨緊張。雖然最近研究開發中發現厚樸葉也含有厚樸的主要有效成分,但以葉代替皮入藥,其用量必大增,至少是皮的用量的5倍,對資源的消耗也還是很大,不能對資源實現可
持續利用。
資源的發展:厚樸富含厚樸酚、和厚樸酚、異厚樸酚、厚樸三醇、厚樸醛、厚樸木脂素、生物堿等成分,厚樸作為植物藥物資源和食品資源,其提取物可作為中成藥、食品、飲料的組方或添加劑,研究開發各類保健品、食品,發展食品制造業。厚樸木材干材通直,材質輕韌,紋理綢密且少開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開發利用價值,可用于家俱、圖版、雕刻及裝飾材。
中藥調查報告 篇5
調查目的:
1,通過對大邑縣斜源鎮中藥資源的調查,掌握其中藥資源的分布特征和特點 2,熟悉沿路中藥的種類及其所屬科屬
3,了解中藥種植基地氣候特點及其對生物資源的影響
4,通過調查大邑斜源鎮藥用資源,掌握其藥用資源種類、蘊藏量及生態地理分布規律
5,掌握大邑縣斜源鎮中藥種植基地中山區及高山區黃連的分布及三木類藥材的分布特點
6,了解杜仲、厚樸、黃柏藥材的分布及生長環境
7,對高山區不同生長年限黃連的生長情況及分布
調查任務:
1,生物群落特征;
2,藥用植物資源生態環境調查,即藥用植物生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植被;
3,藥用植物種類及其分布,種類數量特征;
4,藥用資源的貯藏量及其種類的更新能力
調查范圍:
地理位置
通過上網查詢其地圖如下:
斜源鎮位于四川省大邑縣城西北。坐標:北緯30°37`,東經103°20`,幅員面積64.4平方公里,海拔640---20xx米。境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足。年均氣溫15℃左右,年降雨量1300毫米以上。
調查人員:
組長:羅帥
組員:王景、陳昌青、羅琳梅、趙愛華、魏麗、李蓉、岳志偉、李克誠、李翔 調查工作的組織領導:
1, 出發前,小組成員討論確定其調查目的,以及路途中突發事件的處理;
2,小組成員分工:
a、沿路熟悉中藥材資源分工如下:
記錄人員:2人
采集標本:2人
攝影:2人
測海拔高度:1人
訪問人員:3人
b、中、高山區三木類藥材分布調查分工如下:
記錄人員:2人 拉樣方:(50m*50m):2人
測周長、目測高度:3人 攝影:1人
訪問人員:2人
C、高山地區黃連蘊藏量估計調查分工如下;
記錄人員:2人 拉樣方:(1m*1m):4人
數樣方內黃連株數:2人 訪問人員:2人
3,調查完畢,通過記錄的資料,整理數據,得出調查結論,分工寫調查報告; 調查工作過程:
1,出發前,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熟悉地理環境并確定調查目的;
2,通過老師的指導,確定調查任務,并明確分工;
3,沿路途中,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復習途中中藥材,采集標本,做好調查記錄;
4,三木藥材的調查中,本組成員分為四小組,一組拉樣方,三組分別對三種不同藥材進行年限(厚樸)、目測高度、周長、數量的.測定并記錄;
5,小組成員收集問題,并對其村民進行訪問調查及記錄;
6,黃連蘊藏量估計調查中,分工對樣地選取、樣方選取及樣方內黃連株數記錄。
7,整理資料,得出結論。
完成結果:通過沿途的了解以及觀察,以及對三木類藥材和黃連的調查,我們初步了解了三木類藥材在調查地的大體分布情況和生長情況,同時也對種植的黃連有了全面的認識?偟膩碚f這次調查是比較成功的。
調查方法:
1,踏查:及對調查地區進行全面概括了解;
2,線路調查:在有代表性區域內選擇詳查樣地,進行藥用植物資源種類和儲量的詳查;
3,樣地調查:
樣地選擇的方法:隨機抽樣法
樣方的設置:長方形樣方及正方形樣方
樣方調查記載內容:調查地點、時間、樣方面積、植物群落、生態環境等。 社會經濟概況和自然環境條件
社會經濟概況:
1.生活水平:人民生活幸福,已經達到小康水平
2.人口及耕地:總戶數2440戶,其中農業戶20xx戶;總人口1.48萬,其中農業人口7635人。耕地7150畝(其中退耕還林3100畝),林地面積73340畝。
3.中藥資源:名貴中藥材有3.25萬畝,其中:黃柏1.2萬畝,杜仲1.2萬畝,厚樸0.8萬畝,黃連0.05萬畝,是當地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帶動了地方致富。
中藥調查報告 篇6
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中藥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中藥提取物進行規范。
征求意見稿稱,自通知印發之日起,各地藥監局一律停止中藥提取委托加工的審批,滿意度調查此前已批準的委托加工應嚴格按照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中藥前處理和提取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藥監安〔20xx〕84號)的要求加強監督管理。
自20xx年1月1日起,凡不具備中藥提取能力的中成藥生產企業,一律停止相應品種的生產,已獲得批準的委托加工也應一律廢止。
同時,國家食藥監總局還明確,對中成藥國家藥品標準處方項下載明,且具有單獨國家藥品標準的中藥提取物,實施備案管理。自20xx年1月1日起,凡未按要求備案的中藥提取物一律不得用于中成藥的生產。
有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將迎兼并潮,"對小企業來說,面臨的是停產;對大企業來說,則是兼并整合的良機。
新建中藥原料生產線面臨成本高的問題。上述業內人士稱,新建中藥原料生產線,新車間的投入至少要500萬元,按照新版GMP標準還需要追加至少300萬元的投資,提取設備最基本配置也至少要300萬元,工藝流程的標準化還需要投入兩三百萬,這樣總共成本算下來,接近1500萬元。對于一家每年原料采購金額20xx萬元的企業來說,他們至少需要兩年以上的利潤用于原料廠的投資,而不少小的`中藥企業每年用于原料藥的采購金額幾百萬,其原料提取車間投入大,但是由于規模小,需求少,成本反而會高于之前外購,基本是虧本。
根據征求意見稿,中成藥生產企業應明確藥渣數量、流向、用途等,建立可追溯的登記檔案,對能分離出完整藥材或飲片形態的藥渣應采取毀形等措施,防止流入藥材或飲片流通環節。
中國調查網國家藥典規定中藥的原料必須為中藥飲片,即經過加工處理的中藥材,但是在目前市場上存在不少中藥飲片的價格反而低于中藥材價格反常現象,其中原因便是摻假。
據《北京晚報》報道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社會科學研究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執行組長陳其廣說,不少缺乏商業道德的 "現代中藥"生產企業把提取過"有效成分"、"單體"的中藥原料再加工切片,以飲片方式銷售到藥材市場上去。使得許多藥廠用這種 "飲片"生產出來的中成藥藥效大減,甚至完全失效。
隨該意見一并公布的還有《中藥提取物備案管理實施細則》的附件。據附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負責建立中藥提取物備案信息平臺。中藥提取物生產企業應通過中藥提取物信息平臺進行備案,公開包括中藥提取物名稱、生產企業、使用該中藥提取物的中成藥品種名稱、批準文號、生產企業等信息。
《通知》出臺目的是加強和規范中藥提取和生產、使用中藥提取物的管理,提升中成藥質量,改變目前中藥提取大量出現的委托加工亂象。網上調查中成藥生產企業今后應當具備與所生產品種相適應的中藥材前處理設施、設備,制定相應的前處理工藝規程,對中藥材進行炮制和加工。外購中藥飲片投料生產的,應從具備合法資質的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企業購買。
中藥提取是中成藥生產和質量管理的關鍵環節,生產企業必須具備與其生產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提取能力。等《通知》征求意見完畢并正式發布后,各地一律停止中藥提取委托加工的審批,此前已批準的委托加工應嚴格按照規定加強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