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實驗心得實用技巧(精選3篇)
指導實驗心得實用技巧 篇1
大學數學實驗對于我們來說是一門陌生的學科。大學數學實驗作為一門新興的數學課程在近十年來取得了迅速的發展。數學實驗以計算機技術和數學軟件為載體,將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此刻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剛開始時學大學數學實驗的時候我都有一種恐懼感,因為對于它都是陌生的,雖然在學數值分析時接觸過MATLAB,但那只是皮毛。大學數學實驗才讓我真正了解到了這門學科,真正學到了MATLAB的使用方法,并且對數學建模有了必須的了解。MATLAB在各個領域均有應用,作為數學系的學生對于MATLAB解決數學問題的本事相當震驚,真是太強大了。數學實驗這門課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收獲豐碩。[由整理]
第一節課我了解到了數學實驗的一些基本發展史和一些基本知識。經過這學期的學習,學完這門課,讓我明白了原先數學與實際生活連接的是這么緊密,許多問題都能夠借助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對于一些實際問題,我們能夠建立數學模型,把問題簡化,然后運用一些數學工具和方法去解決。
大學數學實驗我們學習了MATLAB的編程方法,雖然僅僅僅有一種軟件,可是整本書可用分的數學知識一點都不少,比如插值、擬合、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等,此刻最終明白課本上的知識如何用于實際問題了,真可謂應用十分廣泛。
剛開始我對MATLAB很陌生,感覺這個軟件很難,以為它就像C語言一樣難學,并且這個軟件都是英文原版,對于我這種英語很爛的人來說真是種噩夢。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感覺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感覺很好玩。
我覺得學好這門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多運用matlab編寫、調試程序2對于不懂得程序要盡量搞清楚問題出在哪3、與同學課下多多交流,課上多請教教師。
指導實驗心得實用技巧 篇2
我覺得化工原理實驗是一門驗證性課程,它把我們在化工原理學到的各種單元操作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而讓我們把學到的知識認識到它的實在性。流體輸送——離心泵、過濾——板框壓濾機、對流傳熱——套管式換熱器、吸收蒸餾——填料塔板式塔、干燥——廂式干燥裝置。一個個實驗和裝置讓我們對每種單元操作都有了除理性認識之外的感性認識。
此刻回過頭來看,在做實驗前對實驗的原理和操作步驟沒有認真研究,導致有些實驗做的效果并不好,這是預習不夠充分的表現。認真的預習報告應要3小時左右,而我犯懶預習方面很敷衍,一小時就完事,于是就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問題,這是我應當深刻檢討的。正如《禮記中庸》所說:“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所以以后做實驗不應急于開始實驗,應搞清楚目的和設計流程的來龍去脈。另外感激俞教師實驗前的仔細講解讓我做實驗時不至于對整個流程不知所措。
做化工原理實驗我感覺很有意思,因為實驗數據并不是先定的,自我得出實驗結論有一種成就感,這對培養我們不盲從、實證的思維方式有益,并且由于我們是分組實驗,每4-5人一組,鍛煉了我們的協作的本事。化學實驗研究中中分工協作尤為重要,能夠發揮整體效能提高進行實驗的效率,取長補短,最重要的是團隊精神和氛圍會產生強大的動力,所以這方面的鍛煉是化原實驗中我的重要收獲之一。
在進行實驗和處理數據時,我們用到了非傳統的方法:用Excel、Origin處理數據、雙對數坐標系作圖、因次分析法。實驗后我們進行分析思考得出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進行誤差分析,提出其工程實際意義,以及實驗裝置的改善等等。這需要更多的獨立思考,而有時候我們一到要寫思考題的時候,或者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求助于周圍的人和網絡(常常是“Baidu度娘”),這實質上是思維上的懶惰,所以獨立思考本事要長期的不斷地練習練習,寫化原實驗報告就給我們一個鍛煉獨立思考的平臺。
指導實驗心得實用技巧 篇3
將近一年的“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結題了。在那段“痛并快樂著”的時期里,我們曾灑下汗水,也曾播種了希望;我們曾付出心血,也曾收獲成功。從尋找課題到申請立項,從搜索學習文獻到聯系購買材料,從一步步實驗過程到一個個結果測試,從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到提高改善性能,一路走來,感覺收獲頗多。
在實踐方面,最深的體會就是要善于勤于思考,主動動手動腦。創新實驗不是基礎化學課上的實驗,只要按著老師講的步驟做就行了。做的課題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一個沒有接觸過的新領域,沒有人告訴我們一步步該怎么做。需要自己去找文獻查資料,去弄明白實驗的原理,然后確定要創新的方向。按照這個方向一點點努力,所以每一步都需要獨立思考。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個時候除了尋找幫助,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思考。再不斷地去學習摸索,直到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當然,解決問題的答案是動手去做。只有動手去做,才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有一定要認真負責地對待實驗。無論是SRTP,還是國家創新實驗,雖然不在學習的任務之內,可能剛開始熱情很大,或者后來變得懶惰了。但既然做了,就要認真負責到底。這對培養一個人的責任心和自制力有很大作用,對維護團隊精神也有很大影響。再有,本以為做實驗很輕松,其實就算是一個簡單的實驗儀器(例如量筒)的使用,里面都有很大學問。這時在基礎實驗課上學到的東西就顯得很有用了,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很重要。最后,做實驗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做好記錄。記錄以前的實驗過程,對結果的比較分析很有用。只有認真留意實驗過程的細節,仔細分析結果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實驗。
在創新方面,首先要確定創新的方向和目標。方向和目標是貫穿整個實驗的核心,只有明確方向,圍繞這個方向努力下去,才可能有結果。創新點可以從很多方面確定,不一定是很高深很前沿的東西。只要不是照搬別人已經做過的東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就好。當然,能做出更大的成就最好。確立了創新點之后就要開始整個實驗了,可以先熟悉幾次實驗過程,再一步步認真研究。此時,一定要注意積累經驗,能夠提出大膽的猜測,并為之付出實踐。每一次重復實驗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要認真分析結果,找到優點和缺點。針對關鍵的問題,做進一步的改進。有時可能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好像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這時要用發散思維多方位的考慮,作出大膽的猜測。但要始終圍繞創新點,不能偏離主題,也不能隨意猜測,而要有根據有目的地做出假想,再一步步實踐去驗證自己的猜測。其實,每一個偉大的成就都是這樣“平凡”地一步步得出來的。
總之,在這次創新實驗里,我學會了認真負責對待實驗;踏實勤懇地去做實驗;堅持不懈地完成實驗;在懶惰面前克制自己;在困難面前樂觀積極。這些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感謝學校能夠提供這樣一個實踐的機會,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感謝團隊中每個成員以及所有幫助過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