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夢心得
“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xx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接下來就跟著第一范文網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于關于學習中國夢心得總結吧。
關于學習中國夢心得總結篇1
《我的中國夢》是一本網絡征文大賽優秀作品選,全國廣大網民用真實姓名在網絡上講述自己經歷的真實故事。他們中既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豆蔻年華的少年;既有愛崗敬業的普通職員,也有勤政為民的領導干部;既有事業有成的老板經理,也有勤勞致富的農民兄弟;既有熱愛祖國的港澳臺同胞,也有真誠友善的外國朋友。大家都用充滿深情的筆觸,生動地記述和描繪自己的夢、家鄉的夢、祖國的夢。正是這些樸實而平凡的夢想,才鋪就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
讀過這些文章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靜,浮想聯翩,感慨萬千。有一句老話,叫“人生如夢”,過去不太理解它的真正含義,時至今日,我才有了夢想成真的感覺,才有了親身感受之后的冷靜思考,對于一個民族,夢想是人民的期望;對于家鄉,夢想是農村大變樣;對于個人,夢想是人生的追求。歷史證明,有了夢想和追求,社會才能有進步,個人才能有前途。
談到夢想,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任人宰割。從那時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夢想。“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的中國心》這首雄壯激蕩的歌曲,每次聽到時都會不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它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國家真正獨立了,億萬中國人都將自己的理想自覺地熔鑄到波浪壯闊地社會主義建設洪流中,執著地尋求祖國強盛之夢。想起那個年代,我們不怕苦、不怕累、拼命干、講奉獻。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也走了不少彎路。我們這些老人都親身經歷和見證了這段歷史,我們有太多感動、太多悲壯、太多艱難、太多榮耀,它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1978年12月,我們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作出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從此,我國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掀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新篇章。斗轉星移、春來秋去,轉眼間30多年過去了,30多年來,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裕了,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了,一個飽經滄桑的古老民族,以嶄新的姿態昂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千秋強國,我們的晚年趕上了盛世的中國是幸運的。當然,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騰飛與繁榮富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正如溫家寶同志指出:“中國現代化走到今天,先進與落后并存,新舊矛盾交織,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中國”。同時,我們也深信不疑,中國前進的步伐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正在崛起的中國,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向世人證明,21世紀是一個中國的世紀,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信心堅定,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一定會實現,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和燦爛。
關于學習中國夢心得總結篇2
4月2日下午,在平實樓八樓報告廳,校團委邀請到了常平鎮黨校講師,我校教研室楊春生主任為我校團校第四期入團積極分子上了一節主題團課《復興路,中國夢》,我團校第四期入團積極分子和校團委學生會干部200多人,聆聽了楊主任的主題報告。主題團課由校團委書記唐上昌主持。
楊春生主任先從歷史的角度跟同學們一起追尋和分析中國夢的由來,圖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國夢的特征以及發展歷程。楊主任報告的過程中為同學們列舉了詳實的例子講述中國夢的本質內涵,中國夢的內涵就是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最后,楊主任在報告中跟同學們一起分析了實現中國夢面臨的一些挑戰。同學們非常認真地聆聽報告,并且不停地作筆記和思考,思考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復興路,中國夢》主題團課是校團委對廣大青年學子進行青春理想,信念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課,通過主題團課,加深同學們對“中國夢”的理解和感悟,在同學們心中植入中國夢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時也讓同學們明確自己承擔的實現中國夢的責任,將同學們的愛國情感升華,同學們把祖國的夢和自己的夢串成一個共同的夢,共同努力,共同去圓中國夢——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愛國、立志、追尋理想的感情激蕩在每個學生心中。同學們將執著夢想,勤奮學習,努力去實現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關于學習中國夢心得總結篇3
“實現偉大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啟動以來,各市州采取多種形式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開展“中國夢”動員、學習教育和宣講,確保活動參與覆蓋到人。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實現中國夢是當代中國的最大政治,需要依靠群眾、集中民智、匯聚民力。如果把中國夢比作宏偉大廈,千萬個夢想就是讓大廈屹立的一磚一瓦,而人民群眾則是大廈的奠基人、施工者。
千萬個自信匯成中國夢的精神源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是財富的累積、事業的成功,或是佳人相伴、身體健康,甚或祖國強大,收復疆土,如果對夢想不真信、不篤定,在行動上就會有偏差、有錯誤。信心比黃金更貴重,個人不相信夢想可以成真,則夢想就會逃離;國人不相信“中國夢”可以成真,則事業就會崩塌。“中國夢”是強國夢、發展夢、幸福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可以相信、可以追求并能夠親身體驗的夢想。只有讓圓夢的自信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追求,才能匯聚“中國夢”的精神能量,才能讓“中國夢”在祖國每寸土地落地生根。
千萬個踐行匯成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大河沒水小河干” 、“小河有水大河滿”,個人夢與中國夢是互為依存的共同體。社會的每個“細胞”都不能放棄對肌體健康所負有的責任,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也離不開社會每個“細胞”的良性運轉。只有將個人的成長夢、事業夢融入到“中國夢”當中,夢想才有成真的可能。建筑工人修橋筑路,在圓城市的發展夢;教師授業解惑,在圓孩子的教育夢;醫生救死扶傷,在圓病人的安康夢……我們每個人既是追夢人,又是圓夢人,做好本職工作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只要人人為夢想貢獻心力,“中國夢”的偉大征程定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千萬個認可匯成中國夢的現實成果。古人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法寶,經濟騰飛、改革推進、民生改善,任何一項事業的成效,群眾最有發言權,因為群眾最看重實際,只有群眾認可的、滿意的,才是實現“中國夢”的最終成果。在全民共筑中國夢的新形勢下,只有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多辦惠及民生,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事,才能讓偉大的“中國夢”照進現實,讓群眾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感受更實在的幸福生活,得到群眾真心的擁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