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系列講話強化四個意識討論感想
“四個意識”是對廣大員工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從靈魂深處強化“四個意識”。 下面是小編整理學習系列講話強化四個意識討論感想,歡迎閱讀!
學習系列講話強化四個意識討論感想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今年來,中央政治局首提“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新時期思想建黨、作風強黨的重要內容,是當前黨員干部修身、為政、成事的重要遵循,也為在全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指明了實踐方向。
政治意識鑄忠魂。“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講政治、有信念”作為合格黨員的首要標準,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當前,有的領導干部做事無原則,說話沒分寸,行止少遵循,一些不正之風、腐化墮落現象破壞了黨的肌體,一些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現象傷害了黨的靈魂。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矢志不渝對黨忠誠。把忠誠融入血液,浸入骨髓,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要把對黨忠誠、政治堅定作為立身之本、為政之基,做習所說的“政治上的明白人”,做出經得起實踐、歷史、人民檢驗的業績。就是要始終彰顯政治本色。95年的風雨兼程,鑄就了我們黨服務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等一系列鮮明的政治本色,每名黨員都應光榮地繼承這些優良傳統,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是要始終保持政治定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檢驗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驗面前有沒有政治定力。”政治定力說到底是黨性問題,要靠鍥而不舍的黨性鍛煉,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敢于同形形色色違反黨性原則的人和事做斗爭,真正把堅持黨性原則這條根本政治品格立起來,做到心神寧靜、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大局意識鑄就智魂。習強調:“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道理耳熟能詳,但現實中,不計長遠、單干盲干,明托暗抗、上推下卸,遇事變通、做事打折的現象仍然不少,這些不僅空耗了發展綜合成本和改革整體效益,更是削弱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要大局,就要“破局”,這需要大智慧、大胸襟。要破眼界之局限,地區、部門、個人都是大局的一部分,既受制于大局,也影響著大局,對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樹立“一盤棋”思想,把地方和部門的工作自覺與大局聯系起來,與中央的整體部署對接起來,積極配合,主動擔當,為黨分憂。要破認識之局限,在深入思考中認識大局,注重審時度勢,堅持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全局,眼前服從長遠,把問題全面地看、關聯地看、發展地看。要破位置之局限,在明確定位中服務大局,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既要有“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坦然心態。要破利益關系之局限,有大局就有犧牲,領導干部要厘清利害關系,跳出“一畝三分地”的藩籬,克服熱衷于分國家的“蛋糕”,卻動不得自己的“奶酪”的心理障礙。
核心意識鑄黨魂。鄧小平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強化核心意識,最重要的是維護中央的權威,同保持高度一致。在學習上聚焦核心。把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增強核心意識的重要抓手,增強戰略思維和戰略定力,將其理論體系、哲學思想、歷史眼光和為民情懷,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在政治上維護核心。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等方面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嚴守規矩而不等閑視之”、“保持一致而不另搞一套”、“服從組織而不討價還價”。在實踐上彰顯核心。黨的以來,提出了“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經濟發展新常態、五大發展理念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領導干部要牢記黨的宗旨,立足本職,在實踐中踐行核心理念、核心價值。在境界上對標核心。要始終對準“北京時間”,與中央同頻共振、節奏統一,在政治定力、擔當精神、工作方法和敬業精神上向看齊,勇做創先爭優的先鋒。
看齊意識鑄精魂。看齊,不僅是一種政治擔當,更是一種精氣神的凝聚,齊則有序,齊則有力,齊則有效。習在中央政治局“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有看齊意識,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黨員干部強化看齊意識,就是要在思想狀態上抖擻精神。時刻牢記使命、矢志不移,主動與中央部署要求看齊,高舉旗幟、聞令而動,把責任擔當扛在肩上,執行上級決策雷厲風行,落實上級部署堅決有力,堅決杜絕有距離不重視、有落差不立改的慢動作、懶行為,真正做到上下一心、步調一致,表里如一、奮發有為。在履職盡責上精益求精,要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感、知識恐慌的緊迫感,不斷學習新知識、鍛煉新本領,深入到任務最艱巨、矛盾最突出的基層一線,從具體事情抓起,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到解決制約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放在解決影響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上,放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緊迫需求上,真正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在錘煉作風上殫精竭慮。領導干部要堅持以“嚴”“實”的自我要求,自覺向黨和人民的要求看齊、向先進典型看齊,樹立良好的政治品格和作風形象,更要有“向我看齊”的底氣,身體力行嚴格規范自己,既做能人又做干凈人,常養清廉之德,常懷高潔之智,以實際行動樹立作風建設的榜樣。
學習系列講話強化四個意識討論感想
通過學習黨章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我深刻感受到,成為一名合格黨員,必須要努力樹立四種“意識”, 時刻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要切實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做一名真正忠誠、干凈、擔當的水務工作者。
一、增強政治意識,樹立堅定的信念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能力。
只有強化政治意識,才能登高望遠,站穩腳跟,提升戰略思維,忠實履行使命。必須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必須堅持不斷深入的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分清理論是非、政治是非的能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鍛煉,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政治立場,明辨大是大非。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講政治的首要原則,任何時候都要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二、增強大局意識,樹立正確的工作方向,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愛黨愛國愛人民,心里裝著單位和集體的事業和工作,以全局的長遠的利益為重,以全局的長遠的需要為重,以集體和他人為重,要按這個要求來分清輕重緩急,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什么是需要堅持發揚的,什么是要反對擯棄的,由此形成固定的觀念性的東西。大局意識是根本性和基礎性的。每一位職工,必須樹立大局意識,才能做好本職工作。每一個黨員所從事的工作,都是黨和國家整個事業的組成部分,只有胸中有大局,將自己所負擔的責任與大局聯系起來,認清自己的方位,工作才能有方向、有意義、有章法。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牢固樹立和增強大局意識,才能正確認識大局、把握大局、維護大局、服務大局,做好各方面工作。
三、增強核心意識,樹立正確的行動指南,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定力。
只有加強和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定黨是領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信念,才能不斷把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增強核心意識,最重要的是維護中央的權威,同保持高度一致。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贏得老百姓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中央是黨的領導決策核心,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全國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基本依據。如果中央沒有權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無法落實,黨的領導就成了一句空話。
四、增強看齊意識,樹立正確的行為標桿,不斷提升自己的擔當能力。
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要自覺在政治定力、擔當精神、工作方法、敬業精神、清正廉潔上向黨中央看齊,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在忠誠敬業、廉潔自律上作出表率,自覺向黨中央看齊。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堅持用黨性原則和紀律規矩來約束規范言行,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確保在大是大非和利益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永葆政治本色。知行合一,讓看齊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謀事創業要遵照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不唱高調,不搞花架子,真正做到腳踏實地、真抓實干。
學習系列講話強化四個意識討論感想
在中華大地的這片凈土上,近幾年來,由于對外開放和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國土資源系統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事件,這些問題事件有的上了電視,有的登了報刊,事件的結局是有的丟了烏紗,有的砸了飯碗,有的引起動亂,有的造成禍端,有的進了公安, 有的成了囚犯,問題的背后不得不引起執政者、當局者和后來者的警醒和覺悟。
目前,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在領導和干部的執政理念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心理,怕單位和本部門出問題,這種擔心不能說不好,但是,有的由于怕出問題,遇到矛盾繞道走,該干的事情不干,該解決的問題不解決,有的不是遇事從工作出發,而是計較個人得失,熱衷于表面文章,消極應付局面,有的出了問題不是想方設法去解決,而是千方百計去回避,甚至為掩蓋問題,不惜采取不擇手段,拖延和掩蓋問題,這樣不僅不利于問題的減 少和解決,而且使問題越積越多,矛盾越累越糟,最后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現時的城鄉,無論是土地權屬爭議,還是土地承包關系糾紛,無論是個人信訪還是集體告狀,無論是國有土地招拍掛還是采、探礦權轉讓矛盾、無論是地質災害影響還是征地拆遷安置,這些都是百姓的大事,也是具體問題,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有所交待、心安理 得,才能消除發生問題的因素,才能少出問題或不出問題。
上述列舉的各種問題,有的是改革的產物,有的是改革的機制、措施不完善造成的,有 的是不改革或者改革不徹底形成的,有的問題是拖大的,有的問題是推壞的,問題出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創新,不發展,不解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本身就是問題,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是用來干事創業的,是為 人民謀利益的,絕不能庸庸碌碌,尸位素餐,更不能以權謀私。 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當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舊的問題解決了,還會有新的問題出現,人們認識社會、改造自然的過程,就是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 程,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
對待問題的態度應該是:正視問題,解決問題。遇到問題不能躲、不能壓、不能推、不能脫,“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如果對問題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報喜不報憂,就會使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個別性問題變成普遍性為為題,容易解決的問題變成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 必須解決問題,還要徹底解決問題。
一、 解決問題要求真務實,不走過場。一些地方、有關部門之所以問題成堆,事故頻發,這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盛行有關,高高在上,脫離群眾,搞花架子, 跑走過場,只管批示,不抓落實,有紀不遵,有章不循,怎能不出問題?
二、解決問題要見微知著,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發現苗頭要及早解決,把工作做在前頭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只有平時把工作做好了、做細了、做實了,才能少出問題或者不出問題,如果等問題出現了,矛盾激化了,在臨時抱佛腳,忙于搶水救火,工作就被動了, 情況就嚴重了,問題就惡化了。
三、 解決問題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 們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障礙,辯證法告訴我們:艱辛中孕育著新的希望,挑戰中蘊含著勝利的曙光,只要 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就能克服重重困難,把事業推向新的境界。
四、解決問題要講究方法問題,更要注意作風問題。我們的工作關系到國土資源系統的形象,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民生安危,關系到國家資源的命脈,也牽系著黨和國家的危安,我們只有認真落實大政方針,嚴格貫徹法律法規,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干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切實解決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國土資源熱點難點問題,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維護權益,服務社會,才能得到政府的放心,群眾的滿意,社會的公認,才有我們國土資源事業的興旺發達,才有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社會的和諧 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