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習心得范例精選
【篇一】
刑法學總論是對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一般原理,原則較為抽象的概括,研究刑法的一般性、共性問題,而刑法各論是在總論的指導下,根據一定的標準和規則,對所規定的各類犯罪及其所包含的各種具體犯罪,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而成的體系,即先分類后分種,使其脈絡清晰。簡而言之,總則給予分則精神上的指導,分則在定罪量刑的時候遇到困難時則回歸總則的原則性規定上進行自由心證。
因此,學習刑法分論應以刑法總論的原理、原則為指導,同時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及時了解立法和司法的動態。學習刑法分論,必須關注司法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地了解和掌握刑事立法動態和新的司法解釋,注重總結刑法適用中的經驗教訓。不了解新的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就不可能正確適用刑法,對犯罪的構成要件也就不能準確掌握和正確運用。
2.要注意抓住重點和難點。學習刑法分論,要有重點的進行學習,主要應掌握司法實踐中的常見罪、多發罪的犯罪構成、罪與非罪的界限、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刑法分論中的疑難問題,因各種具體犯罪的特征不同而反映在不同方面,但主要同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區分標準相關。此外,對于其中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例如犯罪主體,要依據刑法總論加以把握;具體犯罪的客體則應當依據類罪的客體加以把握。
3.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刑法分論研究的是具體犯罪問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將具體罪刑理論運用于大量的案例分析之中,并通過案例分析進一步消化理解罪刑理論,進而提高運用法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這學期學習刑法分則,我深深體會到,學好刑法需要理論聯系實際,過于理想化的思維會導致刑法的學習道路出現偏差,批判性的思維反倒會讓自身更好地認清事實,看清法律不只是維護人的權利,而且牽涉到社會利益平衡等功能。我們應當把理論學習跟我國的司法實踐,特別是刑事審判實踐結合起來。另外,作為法律專業的學生,還要了解、關注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帶著新問題去學習刑法理論,同時也要關注犯罪學、心理學、刑事訴訟法學等方面的相關學科。這樣不但為學習刑法提供了動力,而且也能使所學的刑法學知識得以檢驗、充實和提高,并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認識問題的能力。
【篇二】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初學者如果只看以上的法條,很難整理出里面的考點,其實里面包含著“起因、時間、主觀、對象、限度”等條件,再結合具體案例,可謂千變萬化。所以僅看法條來復習,是根本不行的,一開始復習刑法應以教材為起點。在復習到相關概念、法理都具備一定積累的時候,倒是可以多看看法條,熟悉一些記憶型考點,比如:緩刑、假釋等。
前面的內容主要針對刑法總則而言,對于分則部分和司法解釋,可以多看法條。司法解釋對刑法的補充和修訂相當多,而且許多都具有可考性,考察的時候也容易直接考察法條的特殊規定,法理涉及較少。分則和司法解釋的特點是:繁雜,但記憶清晰的話好拿分。
以前刑法容易考察一些重點罪名,比如搶劫、盜竊、貪污等,現在的考試趨勢是重點罪名要考,同樣也考察一些冷僻的罪,所以對分則罪名的復習方法應是重點突破、全面復習,切不可偷懶。對罪名的復習還要注意一點,一些光看罪名容易誤解或者不能直接判斷犯罪性質的罪是老師偏愛考察的,比如“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薄、財務會計報告罪”,這樣的罪名簡直是大白話的把犯罪的性質描述出來,一般比較少考察;又如“強迫交易罪”,這樣的罪容易和“搶劫罪”、“敲詐勒索罪”的界限混淆,最容易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