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開學典禮學生發言稿(精選3篇)
小學生開學典禮學生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六一班的,走上這個舞臺,我的心情既激動又興奮,因為在學校“我快樂,我發展”的辦學理念正確指引和老師們的悉心教育下,我在這里快樂學習著,健康成長著……老師們不僅教給我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個人,只有學會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才能成大業。在此我借此機會感謝學校全體老師!謝謝!現在我想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好習慣,益終生》。
法國學者培根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是的,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的行為。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于性格上的偉大。”而構成這樣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習慣。好習慣養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它將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時時早,事事早。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曾經在報刊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家著名的企業公開招聘管理人才,在應聘者當中,有高學歷的人,也有口才非常出眾的公關人員,更有曾經從事過管理工作的人。但是,到了最后,負責招聘的企業老總卻選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隨手撿起一張廢紙的應聘者。有人問企業老總:“為什么你要選那位不占任何優勢的應聘的人呢?”企業老總回答說,“一個有好習慣的員工,就是一座金礦;有這種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是的,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的人格魅力便會自然得到提升。
同學們,聽了這則故事,你們一定有許多感想。要知道,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怎樣培養自己的好習慣?首先需要檢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壞習慣。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雖然達不到圣人的境界,但我們可以追求這種境界。我們今天可否一省吾身呢?比如:是否習慣于主動打掃衛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是否習慣于說聲“謝謝”、“你好”、“對不起”,形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是否習慣于每天堅持鍛煉,形成健美的體魄;同學交往中習慣于理解、寬容,便能化干戈為玉帛;是否習慣于去用心觀察,才能形成好的觀察能力;是否習慣于提前預習,課后復習,才能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
人們常說,“播下一個行動,便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便會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便會收獲一種命運。”我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扔一次垃圾,心靈就蒙上一層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凈土”、“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希望你們從小將“好習慣,好人生”的種子埋下,用恒心去澆灌,去成就你們生命的精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預祝每個同學在好習慣的養成下期末考試都取得好成績!謝謝!
小學生開學典禮學生發言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大哥哥、大姐姐:
你們好!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里,我們又回到了美麗的實小。 我的心里是多么高興啊!特別是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學期的開學典禮。看到了老師們親切的笑臉,聽到了小朋友們甜甜的話語.....一切都是多么的熟悉啊!怎不叫人喜笑顏開呢?
今天我真高興,站在這個講臺上,我想代表一年級所有的小朋友們對老師們說:在新的學期里我會更加認真學習,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做聽話的好孩子!
對大哥哥大姐姐們說:我要以你們為榜樣,和你們一起健康成長!
最后祝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大哥哥大姐姐們學習愉快!
謝謝大家!
小學生開學典禮學生發言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又是一年夏末,懷抱著迷茫與期盼,我們如約相聚在這熟悉的地點,即將踏上我們新的征程,在啟程前,我想向大家拋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周十三歲時的答案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么我們讀書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是為生存而讀書,為生活而讀書,還是為生命而讀書?
大多數人是為生存而讀書,20xx年,畢業生的數量突破700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年”,多數人寒窗數十載只求獲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獲得學歷,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以便于生存,但他們的讀書是迫于無奈的,迫于家長的要求,是被動的讀書,因此他們的內心是苦痛難熬的,此時讀書就成為了負擔,牽制著他們,禁錮著他們。
還有一部分人是為生活而讀,就像培根所言:“讀史使人明志,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讀書可以潛移默化的改變你的談吐,提升你的境界,他不僅僅是冰冷試卷上的可觀紅色數字,而會帶領你在生活中遇見更美的自己,為生活而讀書的人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主動的讀書,他們以從書中汲取營養滋養自己為樂,他們用知識繪出人生藍圖,擁抱向上的生活。
最后的極少數是為生命而讀書,代表人物即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等先輩們,他們懷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壯志;擁著“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胸懷,背著“振興中華”的重擔。在七十年前與四萬萬中國人一起用大刀長矛對抗日軍的堅船利炮,到1945年夏,正面戰場共進行24次大的會戰和數以萬計的較小規模的戰役、戰斗。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一場場會戰,一次次粉碎了侵略者“速亡中國”的迷夢。
終于!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這是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帝國主義的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此時的生命不再是單一的個體,而是上升到了國家乃至世界的高度,是萬千的生命需要他們去守護,此時的書也掙脫了紙張與文字的桎梏。為生命讀書更是一種“為大家舍小家”的高尚品格。
不知此時的你心中是否已有答案,我們寒窗十年,但我們究竟為何讀書?但無論你的選擇是什么,讀書永遠是一項終身事業,需要我們去耕耘。
奧巴馬曾說:假如你放棄學習——那么你不僅是放棄了自己,也是放棄了你的國家。
總之,讀書,讀好書,能使人變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們還認為:讀書可成就個人大業,為國家乃至人類多做貢獻。就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而論,古有屈原洞中苦讀煉出偉大詩人,范仲淹斷齏劃粥熬成偉大文學家,司馬光警枕勵志寫就《資治通鑒》,不勝枚舉。今有眾多的革命家、科學家、教育家及各類專業人才一生刻苦讀書,立下創造國家,建設國家,發展國家,富強國家的豐功偉業。
最后我想用龍應臺寫給安德烈一段話來結尾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