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演講稿(通用4篇)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大家都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千古名言。在我國東南有一所學校,將這句名言改為“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并作為學校的辦學思想。這是一所沒有校工,沒有保安的學校,一切必要工種都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每年三千多名學生中,因違反校規校紀被校方開除的就有二、三百人。在那里每個學生都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而不是推出去。比如教室衛生很臟,老師詢問原因,如果學生報告:“老師,今天是周一值日生掃地,他們沒有打掃,所以很臟。”那么這樣的學生是要被開除的。他們的學生都會說:“老師,對不起,這是我的責任。”校園不干凈,他們也會認為是自己的責任。校園很大,你不破壞,我不破壞,它也不會臟。臟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凈,它也不會臟。而不是只指望幾個工人做這個工作,他們不會說:“這是工人的事。我是來讀書的,不是來掃地的`。”
今天我們在這里講愛國,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學習和愛校上,試想,一個不愛學習、不愛自己學校的人,怎么談得上愛國?
讀書,做事要確定一個方向: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很多人為興趣而讀書,豈有此理!真正目標不應該是興趣,而是責任,在責任當中找到興趣,而不能用興趣代替責任。我們讀書是為了國家。同學們,你們想想你們從小受到什么教育,你爹媽是怎么教你的,他們這樣告訴你:你要好好念書!你不好好念書,將來就不能出人頭地,你就沒有前途!你就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這就是最錯誤的教育,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啊!培養出的卻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你想:這個國家會有前途嗎?你讀書的方向都錯了!讀書不應該為了自己,讀書應該為了我們的國家,國家需要人才,國家需要干部,國家需要建設的棟梁!
在學校,若人人都能撿起目所能及的垃圾,那么校園會是整潔的;若人人都能自覺遵規守紀,那么校園會是有序的;若人人都能尊敬師長,那么校園會是和諧的。推而廣之,在街上,在社會中,在各種場合,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我們才是將“天下興亡”真正的融入血液,當作畢生的責任。知識是做夢夢不來的,是伸手要不來的,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我們要學習杜子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學習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學習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豪情。我們要有孟子“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堅毅,有陸游“位卑未敢忘優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抱負,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持。
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染紅的國旗,思緒不覺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用鮮血、用生命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把天下興亡當作我們的責任,放眼天下,胸懷祖國,樹立遠大的理想,以強勁的內動力加速我們前進的步伐。
讓我們勇敢地說:“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演講稿 篇2
天下興亡,我的責任!
同學們,你們說"天下興亡"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是"我的責任"!如果這次期中考試每個人都額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沒加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于大家無責。"匹夫有責"要改成"我的責任"。只有這個思想,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如果人人都說:學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責任;教育辦不好,是我的責任;國家不強盛,是我的責任!人人都能主動負責,天下哪有不興盛的國家
每個學生都應該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而不是推出去。如果教室很臟,老師問"怎么回事"一般會有個學生站起來說:"報告老師,今天是12號同學值日,他沒打掃衛生。"那樣,12號學生是要受批評的而在一所全國知名的學校,我發現他的學生會這樣說:"老師,對不起,這是我的責任!"然后馬上去打掃。燈泡壞了,哪個學生看見了,自己就會掏錢去買一個安上;窗戶玻璃壞了,學生自己馬上買一塊換上——不把責任推出去,而是攬過來。
我們要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敬業觀念。天下有大事嗎沒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集小善則成大善。培養良好的道德,是從那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這種道德是慢慢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專門找到大事才干。天下無大事,請先把自己腳下的紙屑撿起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我給大家講個關于撿廢紙的故事。美國有個叫福特的人,大學畢業后,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去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后,他覺得自己沒有什么愿望了。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廢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后才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家公司,這個公司后來揚名天下。福特掌握了這家公司的控股權之后,把它改為"福特公司"。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造人福特。大家說,撿一張廢紙重要不重要
同學們,小事不小啊!美國太空3號快到月球了,它卻不能登上去而無奈地返回來。為什么只是因為一節只值30塊錢的小電池壞了,他們這個醞釀很久的航天計劃被破壞了,幾億元報廢了!天下有大事嗎大家看哪次飛機失事是翅膀和頭一齊掉下來的都是一節油管不通,一個輪胎放不下來才失事的一個人的死,哪個是全身完全潰爛死掉的都是一個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同學們,萬萬不能忽視小事啊!
讀書,做事要確定一個方向: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很多人為興趣而讀書,豈有此理!真正目標不應該是興趣,而是責任,在責任當中找到興趣,而不能用興趣代替責任。我們讀書是為了國家。同學們,你們想想你們從小受到什么教育你爹媽是怎么教你的他們這樣告訴你:你要好好念書!你不好好念書,將來就不能出人頭地,你就沒有前途!你就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的,這就是最錯誤的教育,這就是最糟糕的教育!喝著國家的奶水,用著國家納稅人的錢,培養出的卻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你想:這個國家會有前途嗎你讀書的方向都錯了!讀書不應該為了自己,讀書應該為了我們的國家,國家需要人才,國家需要干部,國家需要建設的棟梁!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寒假前我聽說,高震東校長的演講稿《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很精彩,很值得一讀,于是在寒假我抽出時間,好好拜讀了高震東校長的這一演講稿,感受頗深,“天下興亡,匹夫有則”是一種責任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責任感,“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也是一種責任感。站在個人的角度,“天下興亡,匹夫有則”在高先生眼中便是“天下興亡,大家無責”他所推崇的是“人人都能主動負責,而不是把責任推出去。”“偌大的校園,你我都不破壞,它會臟嗎?”所以他提出“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每個人都從我做起,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人人都具備了這種責任意識,那么我們的學校、處室、班級還會有什么“大事”可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高先生對責任意識的深刻理解及對責任意識教育的具體化、生活化的精辟闡述,使我這個教育工作者深受啟發,頗受教益。教育的今天除了教學生學知識學做人,還需培養責任心。現在的小孩,我覺得最缺乏的就是責任感,大而論之就是缺乏對社會的責任感,小而言之就對自己,對家人缺乏應有的責任感,一個社會的人如果缺乏責任感,使是很危險的社會,因為沒有責任感,他可以隨便去做壞事,去犯罪,因為沒有責任感他可以隨便去對待自己的理想前途,往往總想著不勞而獲。因為沒有責任感,他可以粗暴的對待父母,甚至致父母而死地,更不用說如何更好地讓父母如何頤養天年了。
可見,責任心是一個人的可貴品質,是一個人對待工作最基本的要求,牢固樹立責任意識是搞好德育教育的關鍵。“天下興亡,我的責任”這是何等的聰明睿智,這是何等的豪邁氣概,我們廣大教師在教育學生有“為中華之騰飛而發奮讀書”的使命感的同時,還應該注重為人師表。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的生活小節入手,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大而言之,要對學生言傳身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這不僅僅是要求,而且為人師者要首先做出榜樣來。小而言之,作為中學生要“親師友,信其教,聽其言”嚴格要求自己,在高老師的講座中還有這樣一句話:培養良好的道德,是從那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這種道德是慢慢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專門找到大事才干。我們既然生長在這個國家里,我們就有責任對我們國家的興亡負責。作為教師的我們確實不能為國家做多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事業,愛學生,兢兢業業工作??
我們經常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還說,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老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學生的成長。我們現在提倡學科德育的教育功能,我們更提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是班主任。特別是作為班主任,每周的班隊課都要進行各方面的教育,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當我們站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地講授為人處世之道時,是否想到了學生們也會用不屑的眼神鄙視我們?當我們大講愛國的時候,是否會想到學生會用嘲諷的口氣來議論著我們?
我想,教師贏得學生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用你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他,所謂“言傳身教”。當我們注重自己的`小節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到學生也會像我們一樣注重小節。現在,我們總能聽到許多教師在議論學生如何不懂得感恩,怎樣沒有正義感,如何沒有國家意識,但是,看一看現在的我們教師又做得怎么樣呢?試想,如果當我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的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你在教育我們,可是,我看到你在升旗儀式上沒有立正,而且還和其他老師在一起講話呢。”我想,即便是站在講臺上的勇氣也許都不會再有了。雖然我們不大可能碰到這樣的學生,但是,我想,私下這樣說的學生一定會有,而且還可能不在少數。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在緊緊地盯著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過來講,當我們施于人某種要求時,首先要躬身自問,我們自己做得如何了。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做好,卻扯起嗓子要學生怎樣怎樣,那樣的教育效果不用看也知道會是什么樣了。
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尊嚴,也為了我們自身的形象,從自己的小事做起!不要管別人怎么說,自己默默的去做到!自己做到了,然后再去幫助和影響身邊的人。每個人皆如此,那在外人眼里,便是中華之凝聚力!
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就必須樹立強烈的集體、團隊及社會責任意識,改變陳舊的教育方式,改變不利學生成長的教育語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天下興亡,我的責任”的信念,正確引導學生樹立其理念,培養出祖國需要,人民滿意,父母渴求的下一代。
老師們請記住:我們雖渺小,但我們皆代表國民之形象。
謝謝大家!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演講稿 篇4
汨羅江畔,高冠長佩的詩人最后一眼回望這萬里山河,毅然躍下;長安失陷,烽火三月,杜子美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魯迅先生握著手中的筆,默然長嘆。
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都和我有關。
人們常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可國破家亡之時,有多少人認為責在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國難時,又有幾個人覺得自己有責任?然而終究是有的。兵臨城下,六軍待發,北京保衛戰一役,兵部尚書于謙獨自站在城頭第一次指揮戰斗。未曾提起劍,未曾識戎裝,但他敢于獨自一人,于國難之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是因為他“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因為他認為這就是他的使命,這就是他的責任。
而那些保家衛國、戎馬一生的戰士,他們都做到了以國家安全為己任,寧愿戰死沙場,馬革裹尸還。岳飛率領的岳家軍“精忠報國”,戚繼光引領的'戚家軍頑強抗倭;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而和平年代,國家興亡,責任亦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玄奘西行,辭別故地,曾翻越過幾座高山,蹚過幾道江河,穿過幾次平原,踏過幾片草地,史書沒有記載,但處處都留下了他堅定的足跡;鄭和下西洋,遠渡幾方國土,行過幾處洲陸,史書沒有記載,但每一片海域都曾留下過他的聲音。他們肩負著時代的責任,毅然前行。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新時代的我們,縱然渺小平凡就如苔花一般,也要擔當起國家的責任,盡自己所能,做貢獻。
就如“港珠澳大橋”林鳴一般,堅守“工匠精神”;就如“肝膽外科第一人”吳孟超一般,懸壺濟世,妙手回春。
就如魯迅先生所言:“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