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尊老愛幼演講稿(通用4篇)
國旗下尊老愛幼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高x班,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么?它是我國又一傳統節日----重陽節。
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又因為“九九”與又天長地久的“久久”同音,九在一位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人們一致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嘛,有登高,配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
而在今天,重陽節又被予以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后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當然是我們傳統美德之一,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進一步提倡尊老愛幼的傳統顯得尤為重要。明天,請同學們向身邊的老人表示關心,請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個安好。回家之后主動為他們做些事。當然,尊老敬老愛幼也絕不只是重陽節那一天的事,也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發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的留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的老人感到溫暖幸福!
最后,在重陽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提前預祝我們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快樂每一天。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尊老愛幼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讓尊老愛幼成為一種習慣。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都應該牢牢記住和遵行我們的祖先留下的這一文明規則。所以今天,我說的是“讓尊老愛幼成為一種習慣。”在這里,我給同學們提三點要求:
一、尊老愛幼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他人。
我們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天廣地闊的。在每個人的身邊有著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父母、老師、同學、鄰居、路人等等。因為有了這些不同身份的人,我們的生活才充滿情趣。因此,我們每位同學在思考問題、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不能、也不應該只想到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只有做到心中有他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二、尊老愛幼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眾所周知,做任何一樁有意義的事情,都需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要真正履行尊老愛幼的文明規則,自然也要從小事做起。比自己年紀小的人,你要愛護他,比自己年紀大的人你要尊敬他,跟自己是同輩的人,包括同學、玩伴等,同樣也要尊重和理解他人。這里需要著重提一下的是,父母包括家庭中的其他親人,他們是你接觸最多的人,你是否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干點家務活;是否能體諒體諒他們的難處,如飯菜做得不合你口味、沒錢給你更漂亮的衣服;是否對父母的辛勞有感恩之心,包括說聲您辛苦了,給父母倒杯茶等小小的舉動。“尊老愛幼”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
三、尊老愛幼應該是一種日常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經常會對被人說“我能幫你做些什么”,那你一定是一位文明高尚的人。敬老愛幼,就是這樣,它需要我們人人行動,處處行動,時時行動,這樣,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人人都能創造幸福,人人都能享受幸福。
同學們,讓我們把尊老愛幼當成一種習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幸福的人。
國旗下尊老愛幼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10月16日,第8周的星期一。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尊老愛幼,弘揚美德。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積淀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尊老愛幼便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華。
自古以來,這種美德一直被人們所弘揚。《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講的便是小黃香孝敬父親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自幼家貧,為了能讓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竟然翻山越嶺,步行到十幾里外,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奉養父母。
開國元勛陳毅,即使當上元帥,還親自動手,為病弱的母親洗衣服,不讓下屬動手。
最美媽媽吳菊萍于千鈞一發之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伸手接住墜樓的兩歲女孩。有人計算過,她相當于用左臂承受了335.4公斤的重量!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數字,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
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尊老愛幼。他們的事跡像春風一般吹拂著我們,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孟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教導我們不光要尊敬老人,還要愛護年幼的孩子。孔子也曾說:“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古人尚且如此,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更應該用實際行動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并不需轟轟烈烈,只需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在家里,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杯解渴的熱茶,一次親密的陪伴都足以慰藉老人為我們操勞的心;與老人意見發生分歧時,不賭氣,不頂撞,有禮貌地溝通,可以讓他們倍感欣慰;節日里,為他們送上祝福,讓溫馨幸福常伴左右。對待小弟弟小妹妹要文明禮讓、細心呵護。
在公交車上,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讓座;在馬路上,扶起摔倒的老人或小孩;在學校里,關心幫助小同學……都是尊老愛幼的表現。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美德,更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成為這種美德的傳承者,讓它像鮮花一樣開遍每個人的心田。
謝謝大家,敬禮!
國旗下尊老愛幼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10月16日,第8周的星期一。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尊老愛幼,弘揚美德。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積淀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尊老愛幼便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華。
自古以來,這種美德一直被人們所弘揚。《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講的便是小黃香孝敬父親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路,自幼家貧,為了能讓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竟然翻山越嶺,步行到十幾里外,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奉養父母。
開國元勛陳毅,即使當上元帥,還親自動手,為病弱的母親洗衣服,不讓下屬動手。
最美媽媽吳菊萍于千鈞一發之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伸手接住墜樓的'兩歲女孩。有人計算過,她相當于用左臂承受了335。4公斤的重量!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數字,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
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尊老愛幼。他們的事跡像春風一般吹拂著我們,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孟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教導我們不光要尊敬老人,還要愛護年幼的孩子。孔子也曾說:“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古人尚且如此,生活在新世紀的我們更應該用實際行動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并不需轟轟烈烈,只需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在家里,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杯解渴的熱茶,一次親密的陪伴都足以慰藉老人為我們操勞的心;與老人意見發生分歧時,不賭氣,不頂撞,有禮貌地溝通,可以讓他們倍感欣慰;節日里,為他們送上祝福,讓溫馨幸福常伴左右。對待小弟弟小妹妹要文明禮讓、細心呵護。
在公交車上,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讓座;在馬路上,扶起摔倒的老人或小孩;在學校里,關心幫助小同學……都是尊老愛幼的表現。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美德,更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會有老去的一天。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成為這種美德的傳承者,讓它像鮮花一樣開遍每個人的心田。
謝謝大家